113655 职业教育论文
浅谈中高职衔接“3+2+1”培养模式实
施方案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口专业中职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中职院校的考生成为了高职院校生源的又一主力军。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中职院校对口专业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学的比较粗浅,在再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水平达不到教学要求。其次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在大赛等拔高学习中,学习难度较大,使得其后期的发展非常受到局限。
所以,中高职衔接工作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了高职与中职院校对接的“3+2+1”的模式。 一、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
高职与中职院校对接的方式可采用“3+2+1”的模式,即三年在中职院校学习,学生在第5个学期结束后,要通
过规定的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考试由我校与合作中职校联合命题,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被取消“3+2+1”班的学习资格。进入我系继续进行两年的深入学习,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达到培养目标,从而进入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阶段。
二、培养目标与课程方面的衔接
(一)校校、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等。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达到初级水平,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部分实训条件有限的合作中职校,可利用我校实训条件优势,增加实训内容,做到资源共享。
(二)课程体系统筹,六年融会贯通
我校与中职校根据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
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开设提升理论及应用水平的通识课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专业课程以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以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机电工程专业(3+2+1)为例,所对接的中职机械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零件等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阶段开设二维三维软件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等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检验和提升中职阶段学习效果,为学生就业顶岗实习做准备;开设PLC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等拓展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顶岗实习让学生熟悉企业和社会,为后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
(一)加强交流沟通,联办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