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08-2013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来自于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所有制(其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私有制)。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成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是商品经济中各种内在矛盾和相应的一系列经济范畴产生的根源;它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矛盾能否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当这一矛盾发展到尖锐的程度,致使商品大量积压,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必然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当社会分工跃出了国界,就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各国经济的孤立性与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日益向着国际化生产和交换发展,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记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生产的全球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技术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再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

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活动虽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他的全球化则是在进几十年来在工业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发展的更快。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第 26 页 共 128 页

化趋势。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0-22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1-40 A.自然性 B.可知性 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B )1-36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B )1-55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1-76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1-66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C )1-56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2-98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B )2-93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第 27 页 共 128 页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 )2-122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C )2-123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B )3-147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 )3-150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C )3-157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 )3-177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4-190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B )4-187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B )4-201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A )4-206 A.c∶v B.m∶v C.c+v D.m/(c+v)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A )5-232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C )5-239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C )5-246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生产出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D )5-255 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第 28 页 共 128 页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

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D )6-266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 )6-271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实现的 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格机制实现的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A )6-279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B )7-308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D )7-322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C )7-335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D )8-346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ACD )1-38 A.机械性 B.局部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CD )1-73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ABC )2-9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AD )3-132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BC )3-135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D )4-183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第 29 页 共 128 页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 ACD )4-214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 ACD )5-225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 ACD )6-277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 ABC )7-320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0-16 答: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2-115 答: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 (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138 答:

邓小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4-193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第 30 页 共 128 页

2008-2013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来自于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所有制(其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私有制)。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成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是商品经济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jfgz3yklx23x6i11q4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