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编码:
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
项目申请书
27号报
学科门类: 农业工程 项目名称: 太阳能集热群真空干燥装置 申 请 人: 任 兵 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张瑞宏 申报日期: 2009年2月22 日
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制
填 表 说 明
1、填写申请书前,请认真查阅《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及补充规定(详见校团委网站-特别专题-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申请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2、序号、编码由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填写。
3、封面上的“学科门类”填写该项目所属的一级学科。 4、“项目名称”应简洁明了,字数一般不超过25个字。 5、研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
6、申请书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四份。
个人项目简表(申请个人项目的填写、打印此表)
项目名称 学科门类 项 目 概 况 太阳能集热群真空干燥装置 农业工程 申请经费 15000元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预期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类别 [√]科技发明制作B类 [√]文本材料 [ ]实物、产品 项目成果[√]样品、模型 [√]图纸、图片 表现形式 [ ]磁盘、光盘 [ ]其他: 起止年限 姓 名 任兵 2009年3月 至 2010年3月 性别 男 专业 本科 邮编 电话 出生年月 1987.10 农业机械化 及其自动化 学制 4年 225009 15952710286 申 请 人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入学时间 2006.09.01 学历 通讯地址 姓 名 扬州大学江阳路北校区 40028号信箱 性别 男 男 年龄 21 23 学历 本科 所在学院、专业、班级 项 目 组 袁鹏程 顾华 机械工程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机0601班 机械工程学院 农业机械化本科 及其自动化 农机0601班 目前蔬菜、药品、粮食的干燥均采用电加热、煤加热、油加热,这不但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增加成本,降低最终产品的竞主 争力。 要 本项目研究采用太阳能作为干燥热源,利用真空技术、集热箱研 究 聚热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克服以往太阳能利用过程受天内 气、气候、季节、以及昼夜太阳出没的影响的缺陷,最终达到在物容 料干燥过程中能100%地用太阳能作为物料的加热热源。 关键词(2-3个) 太阳能、集热群、真空平板玻璃
- 1 -
一、立项依据(包括项目研究意义,当前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项目的基本思路: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它的利用一直是人类的追求。尤其是现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不久将来世界能源枯竭和利用化学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太阳能的利用更显出其重要的地位。联合国能源组织一直设有专项资金支助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太阳能利用事业,各国政府也纷纷制定了太阳能利用方面科研、示范推广的资助政策,大力鼓励人们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目前蔬菜、药品、粮食的干燥均采用电加热、煤加热、油加热,这不但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增加成本,降低最终产品的竞争力。本作品采用太阳能作为干燥热源,利用真空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克服以往太阳能利用过程受天气、气候、季节、以及昼夜太阳出没的影响的缺陷,本作品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在物料干燥过程中能100%地用太阳能作为物料的加热热源,且作为物料的低温真空干燥,避免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营养氧化损失。 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环境利益 燃烧煤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SO2及少量SO3)、氮氧化物(NOx)、烃类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标准煤,就产生二氧化碳2620公斤,二氧化硫8.5 公斤,氮氧化物7.4公斤,按这个标准进行计算,每年燃烧600吨标准煤就会产生二氧化碳1572吨,,二氧化硫5.1吨,氮氧化物4.4吨 利用真空平板玻璃太阳能集热群干燥系统可避免向空气中排放烟尘、一氧化碳、硫氧化物(SO2及少量SO3)、氮氧化物(NOx)、烃类有机物等有毒气体,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 (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工业化物料干燥产品中,据调查,在2005年我国干制蔬菜每年生产70万吨,野生和人工种植的中草药为100多万吨,如果利用太阳能来干燥,按每吨节省标准煤0.8吨计算,干燥这两种物料每年可节省煤炭约136万吨,此折算成人民币为8.1亿元。 (三)综合叙述本项目的意义 1减少全球大气温室效应,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2大大提高我国生产企业太阳能利用水平,为人类寻求再生能源作出贡献。
- 1 -
3大大节省我国燃料开支,减轻工人劳动量及劳动强度,增加工人生活舒适度,进一步提高工人生活水平。 4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加工物质的营养成分,对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 项目国内外同类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太阳能集热群真空干燥的相关文献报道。 参考文献 [1] 陈玉梅, 李成安. 真空玻璃与节能. 新型建筑材料, 2002(2), 32-35 [2] 石豪. 透明真空保温技术. 新能源, 1994, 16(2): 1-9 [3] 冯德纯, 贾玉英. 真空玻璃. 玻璃, 1999, l26(1): 15-20 [4] 马志宏. 理想的透明保温材料-真空玻璃. 中国建材, 2001(6): 50-51 [5] 张瑞宏. 真空平板玻璃传热性能及支撑应力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110~112 [6] 张瑞宏, 马承伟. “新型真空玻璃”项目中试方案研究. 玻璃与搪瓷, 2003(6): 37-39 [7] 张瑞宏,真空玻璃在温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农机研究2005.3 (30-34) [8] 徐惠忠, 周明. 绝热材料生产及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8), 132: 139 [9] R.E.Collins, C.Fischer-cripps and J.Z.Tang. Transparent evacuted insulation, Sollar Energy, 1992, 49(5): 211-213 [10] 林宗寿.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 261-263 [11] [法] J·扎齐斯基主编, 于福熹, 侯立松等译. 玻璃与非晶态材料. 科学出版社, 2001: 587-627 [12] 郑宏飞, 吴裕远. 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的研制. 西安交通大学报. 2001, 35(1): 99-101 [13] DeGuire, M.R, Brown, S.D. Strength in inorganic Glasses. J.Am.Ceram, 1984, 67 (9): 270-273 [14] Kozlovskaya. E.J. The structure of Glass. E.A.(Ed), 1989(2): 299-301 [15] Takahashi, K. Oska, A. Furuno R. Stress analysis of cracks. J.ceram, 1983, 91(9): 199-205 [16] Kerkhof. F.. Ceramic Monographs-Handbook of Ceramics, schmid-verlag GmbH, Freiburg I. FRG, 1983: 1-13 [17] stookey, S.D., olcott, J.S.Garfinkel, et al. Advances in Glass Techn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62: 397-411 [18] Scherer. Relaxatieu in Glass and composites. New York: Toronto, Singapore, 1986 [19] Tomogawa, M., Doremus, R.H.. Treatise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121-125 [20] Zarzycki, J. Glasses and the vitreous stat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1: 35-37 [21] Collins R E , Robinson S J . Evacuated glazing . Solar Energy, 1991,47(1): 27-28. [22] Garrison J D ,Collins R E. Manufacture and cost of vacuum glazing. Solar Energy, 1995, 55(2) : 151-161 [23] Collins R E , Simko T M. Current status of the scinence and technology of vacuumglazing. Solar Energy,1998, 62 (2): 189-213 [24] Collins R E, Fischer2Cripps A C, Tang J A. Transparent vacuated insulation. Solar Energy, 1992, 49 (4) :333-350 [25] 王宇欣. 高寒地区连栋充气温室节能保温机理及结构可靠性的系统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0: 37-38 [2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真空がぅススべ-シア(产品使用说明书) [27]张瑞宏,马承伟,缪宏等.真空平板玻璃传热理论分析及试验.农业机械学报,2006(12):134~
- 2 -
138. [28]顾乡,高建和,张瑞宏等.真空平板玻璃支撑应力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玻璃与搪瓷,2006(06);15~19. [29] R.H. Zhang, D.J. Kong, J.H. Gao, et al.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braced stress of vacuum glazing. APCFS2006, 86 [30]张瑞宏,高建和,顾乡等.真空玻璃支撑应力实验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6,26(6):26-40 [31] 张瑞宏,马承伟,张俊芳.真空玻璃技术在温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2005,118~191 [32] 陈荣发,王茂祥. 太阳能镀膜玻璃. 江苏真空技术,1993(3):20~22 [33] 马承伟,曲英华. 现代化温室覆盖材料的特性与应用.工厂化--中国农业创新的特点与实践,科技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丛书,1994.196~210 [34] Collins R E, Fischer-cripps A C, Tang J Z.Transparent evacuted Insulation.Solar Energy,1992 49(5):130~134 [35] 郑彦飞, 吴裕达等. 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的研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35(1): 99~101 [36] Springer G.S.Heat Transfer in Rarefied Gases.Advances in Heat Transfer,1971,7(2), 163~218 [37] 涂逢祥.节能窗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23~132 [38] 陈晓东. 真空镀膜玻璃技术的新成就.真空与低温, 1999, 5 (4):231~232 [39] BeiBwenger S, Brauer G, Dicken W , Szczybowski J.Surface and coating Technology, 1993, 624~628 [40] [英] 米歇尔.维金顿.建筑玻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245 [41] Bailey B J. The Reduction of Thermal Radiation in Glasshouses by Thermal Screens. Tournd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1981, 26:215~224 [42] 谭志明.基于有限元法的玻璃啤酒瓶应力分析.包装工程,2002, 23(5):115~117 [43] 金潇明.玻璃瓶的强度分析与计算.包装工程,1998,19(3): 11~14 [44]赵隆威,戴行正.搪玻璃设备残余应力测试及分析.中国搪瓷,1989(4):32~36。 [45]ASHRAE Handbook of Fondamentals.New York,ASHRAE,1967:223~226 [46] 中国国家建设部. 建筑材料手册.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354 [47] 中国国家建设部.透明材料手册.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187 [48] Timoshenko S, Woinowsky-Krieger S. 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59.106~108 [49] Roark R J,Warren C. Young Richard G. Budynas.Formulas for Stress and Strain (Seven Edition):508~509 [50] 徐芝纶.弹性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65~70 [51] 周建方.材料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6~119
- 3 -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1)利用真空技术、集热箱聚热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解决以往太阳能利用过程受天气、气候、季节、以及昼夜太阳出没的影响的缺陷,在物料干燥过程中能100%地用太阳能作为物料的加热热源。 (2)解决同心圆真空集热管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为玻璃深加工业创出一条新路,大大推动我国玻璃深加工业的发展。 (3)采用真空平板玻璃作为太阳能集热面板,进一步延拓真空玻璃这一高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 研究内容: 1. 用真空平板玻璃代替同心圆太阳能集热管可降低单位面积成本50%左右,其透光保温性能不低于集热管,真空平板玻璃还能使制作高保温性能的箱式太阳能集热器成为可能。 2. 采用高保温性能的箱式太阳能集热器替代管面式太阳能集热器可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集热效率40%以上,减少成本30%以上。 3. 采用组群化的箱式太阳能集热群可以使得太阳能的利用大规模化。 4. 采用低真空干燥的方法,由于大大降低了干燥温度可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产生的低品味热源。 5. 采用日光温室放置真空干燥设备。既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又可大大节省厂房投资,一举两得。 6. 采用低真空干燥的方法可大大提高单位热量的干燥效率,且大大提高被干燥物料的品质。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 解决真空技术、集热箱聚热技术题。 2. 利用太阳能不但节省成本,而且环保卫生; 3. 利用温室的太阳能聚积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太阳能耗散; 4. 利用真空技术实现物料低温干燥,大大减少了物料因高温干燥产生的营养损失和氧气对物料的营养成分产生氧化; 5. 低温干燥使得太阳光不强时也能使物料干燥。
- 4 -
三、项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填写本研究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一、箱式太阳能试验研究方面: 1)试验装置 图1实验用太阳能集热器示意图 2)试验结果 2图2吸热板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辐射强度I=280W/m)
- 5 -
图3玻璃板内外表面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I=280W/m2) 图4 吸热板温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I=550W/ m2) 图5盖板内外表面的温度差随时间的变化(I=550W/ m2)
- 6 -
图6吸热板温度及太阳辐射强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环境温度为29-31℃) 图7盖板内外表面温度差随太阳光辐照时间的变化 图8停止光照后集热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7 -
图9盘中水温及太阳辐射强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二、技术路线 以真空平板玻璃作为太阳能集热面板,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比同心圆真空集热管的太阳能利用率增加35%以上),造价低(比同集热面积的同心圆真空集热管的成本低40%以上)的特点,采用铺地式三角集热箱组群具有可大可小的制造、使用灵活性,应用前景极广。 研究采用太阳能作为干燥热源,利用真空技术、集热箱聚热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克服以往太阳能利用过程受天气、气候、季节、以及昼夜太阳出没的影响的缺陷,本项目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在物料干燥过程中能100%地用太阳能作为物料的加热热源,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①太阳能集热箱集热使进入集热箱的太阳能最少程度地损失;②真空平板玻璃作为太阳能集热面板,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比同心圆真空集热管的太阳能利用率增加35%以上),造价低(比同集热面积的同心圆真空集热管的成本低40%以上)的特点;③采用铺地式三角集热箱组群具有可大可小的制造、使用灵活。
- 8 -
三、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真空平板玻璃箱式太阳能集热群干燥系统属太阳能利用领域。包括多组三角形太阳能集热箱、真空平板玻璃、底边、侧边保温层、储热水袋、管道泵、管路、干燥室。所述真空平板玻璃置于太阳能集热箱内,管路的一头与储热水袋连接,另一头与干燥室连接。本项目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透光保温材料——真空平板玻璃作为太阳能集热面板,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比同心圆真空集热管的太阳能利用率增加35%以上),造价低(比同集热面积的同心圆真空集热管的成本低40%以上)的特点。采用铺地式三角集热箱组群具有可大可小的制造、使用灵活性。该装置能广泛应用于蔬菜、牧草、红枣、葡萄等物料的干燥。 1-干燥室 2-管路 3-储热水袋 4-真空平板玻璃 5-三角形太阳能集热箱 6-底边、侧边保温层 7-管道泵 A-阳光
- 9 -
四、项目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09.3~09.4完成大致设计思想,路线。 09.5安装箱式太阳能试验装置,并调试相关参数。 09.6~09.10 制作太阳能集热群真空干燥装置,比较箱式太阳能试验装置在稳定光源下和在太阳光下,真空玻璃和平板玻璃能够使吸热板达到温度的高低,及他们的隔热效果,并调试相关参数。 09.11~2010.3 在都小纪镇现场演示。 五、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果及成果提交形式 太阳能集热群真空干燥装置一套,科学研究论文一篇,申报专利一项。 六、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张瑞宏教授2000年开始从事真空平板玻璃生产工艺及制造方法探索,并于2002年完成了真空平板玻璃的实验室制作,于2003年在“玻璃与搪瓷”杂志上发表论文,从此开展了真空平板玻璃从制造到传热、透光、应力及结构优化的一系列研究。于05年完成题为《真空平板玻璃传热性能及支撑应力研究》的博士论文。06-07年相继在“真空科学与技术”等杂志发表3篇研究论文,并申报专利三项,其中发明专利二项。目前主持的《真空玻璃支撑及封边残余应力对玻璃材料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支助。
- 10 -
七、项目经费使用计划(单位:元) 支出科目 样品设计、制造样品 示范推广 金额 10000 5000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 计 15000 八、项目是否产生知识产权,有无知识产权保护计划 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
九、申请人承诺
申请人保证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如获资助,保证遵守《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及补充规定的有关规定。
申请人签名:任 兵
2009年2月22日
- 11 -
十、指导教师简介(职称、学历、研究领域、主要成果等) 张瑞宏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领域:农业工程及装备 科研成果: 一、已鉴定或获奖项目 主持国家863课题一项;主要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三项;主持省科技攻关五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国家专利20项;发表论文20多篇。 (1)主要参加农业部下达的《MZY-2型少(免)耕全自动营养钵移植机》项目(排名第三,专利证书排名第二),90年通过部级鉴定,填空国家空白,分别转让江苏大丰、山东聊城、陕西西安、黑龙江四省累计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亿多元,9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主持省机械厅下达的《QF1092F螺旋簧式离合器》项目,99年通过省机械厅科技成果鉴定和投产鉴定,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由邗江县扬子江机械厂成批生产,至今创造效益200多万元,为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效益。 (3)主持《1GS-150型秸秆粉碎正反转旋耕灭茬机》,2000年通过省农机局科技成果和投产鉴定,填补国家空白,解决目前举国瞩目的秸秆焚烧问题,由常柴集团、扬州中华电力机具有限公司成批生产,《新华日报》(2000年11月27日)、《江苏电视台》、《常州电视台》、《扬州日报》(2000年11月13日)专题新闻报导。 (4)主持2Z-455手扶机动插秧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由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试制并生产,品牌定为“富来威”牌,现完成样机制造和田间试验工作,深受各界人士好评,2002.12月份通过省级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农业部推广许可证。 (5)主要参加“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双季稻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制》课题,项目编号2001BA504B,2001年—2003年完成。在该课题中主持作为项目第二完成单位扬州大学所承担的所有任务。03年12月通过科技部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6)主持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拖配套旋耕复合作业型水田平整机”课题,2001年—2003年,项目编号BE2001415。03年11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由灌云县黄海机械有限公司与江都市兴飞机械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2006年10月通过生产鉴定获江苏省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 (7)主要参加江苏省水利厅科技重点推广项目“钢丝绳清洗机”,项目编号为2002083。该项目已于2003年11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号为”苏科鉴字[2003]第679号”。 该科题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获江苏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8)主持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秸秆条切条耕条播深施肥复合作业机研制及中试”.2004—2006年,项目编号BE2004336
- 12 -
(9)主持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项目“旋耕复合作业型水田平整机及其水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开发”,2005—2007年,项目编号 NJ2005-31 二、在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真空玻璃支撑及封边残余应力对玻璃材料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 2007-2010,项目编号50772095 主持横向校级项目“真空平板玻璃中试及产业化开发”,该项目与扬州市丰源真空玻璃有限公司合作,目前已完成中试, 2007-2008。 主要参加国家级项目一项; (1)主要参加国家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2004-2006,项目编号 2004BA520A03 (2) 主要参加江苏省科技成果示范项目“新型秸秆还田机械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排名第二),2006—2007年,项目编号 BC2006348 三、撰写论文 第一作者十二篇,其中一级学报二篇,核心期刊八篇, 1、张瑞宏、管荣根、孔德军等;预混式气力喷雾系统气液混合二相流流场研究混 农业机械学报2004.6 2、张瑞宏、马承伟、缪宏等;真空平板玻璃传热分析及实验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已录用证明附后) 3、张瑞宏、戴国筠、顾玲、朱顺华、周晓军、季伟;中拖配套复合作业型水田平整机设计与分析;江苏大学报;2004.第25卷.第6期 4、张瑞宏、季伟、戴国筠等;预混式气力喷雾系统工作参数对雾化效果影响研究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4 5、张瑞宏、刘荣先、戴国筠等;预混式气力喷雾系统研究 江苏大学报;2003.第24卷.第3期 6、张瑞宏等;水稻喷雾杀虫作业问题分析及解决途经 中国农机化;2004.6 7、张瑞宏、管荣根;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农机化专业传统教学模式 扬州大学学报2004.第7卷.3 8、张瑞宏、戴国筠、周晓军;预混式气力喷雾系统喷头试验及结构优化 扬州大学学报,2004.4 9、张瑞宏、马承伟、孔得军等 “新型真空玻璃”项目中试方案的研究 玻璃与搪瓷,2003.6 10、张瑞宏、马承伟、张俊芳;真空玻璃技术在温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农机化研2005.2 11、张瑞宏等;外充气式压缩喷雾器试验研究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8.2 12、张瑞宏等;分离式碾米机米糠分离系统设计与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 1998.2 13张瑞宏、真空平板玻璃传热性能及支撑应力研究,博士论文. 2005.10 14张瑞宏、马承伟、缪宏等;真空平板玻璃传热分析及实验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15张瑞宏、马承伟、张俊芳;真空玻璃技术在温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农机化研究
- 13 -
2005.2 16张瑞宏等;真空平板玻璃传热理论分析及试验,《农业机械化学报》,EI收录 EI070710428258 17张瑞宏等;真空平板玻璃支撑应力分析与实验研究,《玻璃与搪瓷》,EI收录 EI070410388433 18张瑞宏等;真空玻璃传导和对流传热机理研究,《玻璃》,2007.2 19张瑞宏等;真空平板玻璃支撑应力实验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EI收录 EI070410388433 四、专利 十一项名列第一; 四项名列第二; 1、全封闭背负喷雾器(名列第二) ZL 02 2 62801.0 2、新型真空平板玻璃(名列第一) ZL 03 2 19648.2 3、新型远程喷雾机(名列第二) 申请号 02245516.7 *4、新型真空平板玻璃制造方法(名列第一) 申请号 03112777.0 *5、防弹防爆复层真空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名列第一)发明申请号 200410014111.4 6、外充气式压缩喷雾器(名列第一) ZL93 2 36935.9 7、气筒端盖 (名列第一) ZL93 2 46448.3 8、活塞组件 (名列第一) ZL93 2 46449.1 9、家用节能泵(名列第二) ZL88 2 20287.1 10、少(免)耕全自动营养钵移植机 (名列第二) ZL89 2 01129.7 11、秸秆粉碎旋耕机(名列第一) ZL00 2 19170.9 12、与四轮拖拉机旋耕设备配套的水田平整机(名列第一) ZL99 2 30595.0 13、机动插秧机(名列第一) ZL02 2 64694.9 *14、高效低耗水田机械化耕作工艺(名列第一) 申请号:ZL200510037979.0 15、液压传动水田平整机(名列第一) 申请号:ZL200420121247.0 16、一种埋茬旋耕机(名列第一) 申请号:ZL200620076661.3 17、日光温室(名列第一) 申请号:ZL200620077797.9 *18、一种日光温室 申请号:ZL200610040183.5 19、热管换热式太阳能真空干燥装置 ZL200620127146.3 20、秸秆切碎旋耕播种机 申请号:200620127145.9 注:*为发明专利 社会兼职: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 江苏省农机学会理事 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 扬州市农业专家组成员
- 14 -
十一、项目指导计划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将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的成员在项目中各施其职。项目组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将项目分为几个阶段,从理论研究方案到设备的安装调配、数据的采集。通过几个阶段有序过程将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使项目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指导教师签名:张瑞宏 十二、项目担保学院(团委)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15 -
十三、专家审核意见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十四、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