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种群和群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教材分析

《种群和群落》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四章内容,此前三章,包括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三章从生物细胞、组织器官及个体水平介绍了生命活动的调节即如何保持与周围环境的稳态(在植物是适应)。而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是从群体水平讲解生物群体与环境之间如何保持相对稳定,形成稳态。这一章不仅对学生了解自然界复杂的生态网络结构十分重要,还是后续的生态系统、生物工程的学习的基础。所以,本章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关键性地位。

二、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本章的基本教学目标是:

1、例举种群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在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种群概念及其特征;能够描述种群结构特征;阐述群落演替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模型建构能力;通过种群密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种群研究能力。另外,培养学生利用生物与环境间稳态的思想,对身边种群及群落消长,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形成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思想。建立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使学生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重难点分析

1、本章的重点在种群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学习。首先,种群是研究群体生物学的基本单位,只有准确把握其定义和表征特征,才会更好的理解群落及生态系统;其次,种群数量的变化,重在培养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释生物现象。是生物学与其他学科建立桥梁的一节,应该重视。最后,群落结构特征,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2、而本章的难点在于种群数量变化中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四、教法

为克服难点,把握重点,达到本章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通过以教师的提问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答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还涉及的教学方法有:

1、直观演示法。也就是采用展示图片或影像,使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种群及群落,并从中分析种群特征,群落结构。从现实中学习知识,摆脱枯燥的理论的灌输。

2、集体讨论法。在种群数量变化一节,打算以小组形式讨论,探究数学模型的建立。使学生在探讨中互相学习,提高协作能力。

3、实践探索法。在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时,运用校内外环境,组织学生实地学习。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密切的联系着我们周围环境,而且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探索能力。五、学法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索能力,本章采用自主探究法、科学分析法和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过程

本章共4节,计划用时5课时。其中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安排2课时,其余3三节各1课时。第一课时(种群及其特征)

1、以物种概念引出种群的概念,然后剖析种群的概念,即种群的时空特征(在一定的时间段分布于一定的区域)、遗传特征(同一物种,具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和数量特征(个体的集合及变化)。【计划用时7min】

2、以“如何测定某一区域内,某种群的数量。”引出种群密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种群密度的其他数量特征。例如: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发展。并结合教材举例。【20min】

3、“那么我们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引导学生阅读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相关内容(p60-p62),讨论调查方法。为下一节具体学习做基础。【10min】

4、布置作业。“如果你要调查一片草地上的某种群密度,请设计调查计划。”

第二课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若有条件,将教学地点设在户外草地。让学生按照上堂课所做作业调查草地上某植物的密度。教师在现场指导,观察【30min】。然后对于如何调查动物种群的密度进行讲解。【10min】

种群和群落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一、教材分析《种群和群落》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四章内容,此前三章,包括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三章从生物细胞、组织器官及个体水平介绍了生命活动的调节即如何保持与周围环境的稳态(在植物是适应)。而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是从群体水平讲解生物群体与环境之间如何保持相对稳定,形成稳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j1mz1ousi37lyd0yjbf83hrt8bf8q008u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