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峡山区岞山中心学校 学校课程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原有的课程观越来越暴 露出对学生作为有思想的个体生命的忽视,课程设置上表现为对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单纯划一的要求,这就使得作 为课程计划执行者——教师,在教学目标上缺乏开放性,在教学 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作
1
为课程目标实施对象——学生, 置身于缺乏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狭小空间内,很难实现自身的创造 性和潜能的开发,教学双方被课程工具化和功利化,严重阻碍了 学生个性特点的主动发展。
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学会和谐共处等现代观念,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在避免学生个性、人格发展中的划一性或模式化的同时, 更要思考不同个性之间如何共处,追求“和而不同” 的教育价值 观。
几年来,学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基于“教育在关注学 生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基本身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要 关注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个别差异性” 的认识,从文化环境、班 级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 校本课程的新路子,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具有 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促进学 生个性发展需要多种教育条件,如学校文化的构建、教师观念的 转变、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变革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学校课 程建设,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
(二)问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促进学 生的个性发
展要求具备多种教育条件,如办学思想、课程建设、 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校园文化及配套硬件设施等,其中最重要 的是课程建设。 旧有的课程观忽视了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个体生命, 课程设置上表现为对不同学生的划一的要求,教与学双方被课程 工具化和功利化,严重阻碍了学生有差异的主动发展,学生个性 发展的研究也很少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去进行。我们试图以促进学 生个性发展为旨归,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把个性化教育研究推向深入。
2、构建学校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 发展。实践
2
证明,每个人由于其先天条件、生活经历、成长环境, 尤其是自身努力的不同,身心素质总存在个别差异性和独特性。 通过构建和实施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选择, 最大限度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性、自 主性和创造性地发展。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要促 进学生个性
化发展,教师自身的个性化发展是关键条件,同时, 教师的个性品质也影响着个性化课程的建设。教师参与个性化课 程的开发和实践,可以提升专业能力,增长教育智慧,形成有利 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品质。
二、学校课程研究及教科研现状
岞山中心学校几经沿革, 是峡山区一所具有近 60 年发展历史 的农村学校,学校坚持 “质量兴校、科研兴校、特色兴校”的发 展战略,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学校根据农村学生特点, 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的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个别化教育, 多元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创新办学模式、优化管理策略、积 极推进教育科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 办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坚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 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相继编写了《人生感悟》、《峡山潍 水故乡行》等校本课程读本;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努力把办学特色渗透到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之中。逐步展现“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较好体 现,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但是,长期形成的传统课程体系还没有彻底打破,在个性化 培养方面,存在着统一的、模式化的弊端,学生的成就取向、知 识基础、学习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 学校必须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构建一种有利于个性社会化的现 代化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实施素质 教育。
3
我们认为,实施个性化教育应从其核心教育条件——校本课 程建设的角度入手,其逻辑依据是,个性化课程开发的价值,在 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 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 的形成。其中,又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终极追求。
三、学生个性化课程建设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 以综合运
用,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 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便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 察”、“实
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等 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 习方式及指
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 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 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在时间安排、 主题确
定、方法运用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 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 验和个性化
的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关注 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
四、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在国家及地方课程计划指导下开发校本课程,通过个性化课 程设置,开设以必修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活动为主的 三个课程板块,学生在规定的必修课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 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选择
4
可以参加的实践活动课程。 从而构建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操作模式,助 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二)课程建设的的主要内容
学校将为学生提供多元、互补、立体、灵活的选择性课程, 具体体现在:
第一、必修课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个性发展是最理想的教育目标,分层次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科 学合理可操作的模式。通过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个性 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特别是让“差生”找到“自我表 现”的领域,开阔眼界,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提升每一个学 生的素质,
第二、选修课程体现多样性。学校编制《选课指导手册》, 从政治、经济、文学、科学、语言、艺术、心理、人生规划等领 域,设置选修内容,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长的合理的课程修习 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择 更多的板块,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 的载体,旨在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社会意识。学校 现有“秀峡环保卫士” 、“翰墨轩书法” 、“小鸭艺术”等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为我校实践活 动类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附: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