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标题】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作者】孙 娅 红

【关键词】中小学 创作 教学 【指导老师】周 庆 【专业】音乐学

【正文】 一、引言

早在二十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始重视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到现在已有较大发展。在欧洲,以德国为基础,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就开展过一场艺术教育运动,通过“创作教学”,培养感受艺术美的能力,以此为目的实施艺术教育,把培养人的创造性提到一定高度。此后,“创作教学”在各国开始盛行。 在美国,杜威的教育思想[1]也曾深深地影响着我国音乐“创作教学”领域,从1930年左右开始,音乐教育工作者对过去以视唱、读谱等技能训练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加以否定,提倡适应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的音乐创作教学。此时,穆塞尔也反复强调,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创造性教育,特别是在音乐创作教学内容方面,美国教育者协会(MENC)在1990年发表的《未来方向和行动的研讨会决议》中,可以看到美国音乐教育从“熔炉”方向转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向”的格局。

相比之下,对音乐创作教学的重视与研究,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在我国,是从 7月国家新制定的“新课程标准[2]”,才开始扭转了以往的枯燥的“灌输式”及纯“专业技能训练化”的教学理念。周庆东曾在《新课标下音乐教学初探》[3]中说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适时安排一些让学生自由参与创作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课堂这个小舞台有所发挥,有所表现”。夏宗贵也曾在《改变你的音乐课堂》[4]中说到“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出一些有风格特点、节奏鲜明的曲子(如进行曲、舞曲)来欣赏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敲击拍子,跳出优美的舞姿;还可以给学生欣赏音乐情景故事《狮子、猴子、小鸟》借助小动物的情节,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让学生在故事的音乐中随意的模仿狮子、猴子和小鸟等小动物的动作,学生非常有创意的用不同的头饰装饰自己,生动形象、活泼可爱”。的确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的,颁布实施之后,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得到了很好发展;并出现了灵活多样的“音乐创作教学”的新局面。 那么,“创作教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缪力曾在《音乐创作”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高萩保治先生讲学要点》[5]中说到:“音乐创作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不同于一般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而是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领域,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广义上它包括音乐教学中的各个领域(如:歌唱、演奏、舞蹈、欣赏等);狭义上“创作教学”指在音乐教学中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音乐创作活动。

例如:创作性的音乐游戏、即兴地演奏、创作短小曲目等。通过这些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感到音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创作欲望,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

严伊娜在《依“学堂乐歌”析音乐“新课标”的教育理念》[6]中说到:“音乐教育中基础知识的和基础技能重要性和不可忽视的论点”,但是,普通中小学进行音乐创作教学,往往会被认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认为音乐创作教学仍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太过“专业化”、“单一化”。夏玚曾在《新音乐教材中新理念的体现》[7]中说到:“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把音乐理解为音,在这之中就包括音的长短、高低等一些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就夏玚所说,把音乐理解为一个音,严格的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不能更加的深入人心。

第二,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推行素质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观念有偏差,“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理、化、生学科的内容,不是音乐学科学习的范畴”。许玉屏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艰难的原因探析》[8]中提到:“大多数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目标是“考重点中学”“升大学”,他们关心的是学子女的成绩和升学,连学生参加正常的文娱活动,也害怕影响学生的学业,总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

第三,教师对“创作教学”定位过高。认为创作教学非比一般的人能胜任,并且认为创作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难度。

那么,在普通中小学进行音乐创作教学有无可行性?

9月—12月针对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进行抽样随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音乐“创作教学”有浓厚的兴趣(84%的学生喜欢上音乐创作教学课,这和传统的“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有点相悖。据统计,学生参加学校第二课堂、学习乐器、文艺演出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在测试过程中,他们对节奏的模仿、模唱方面表现较好。3-6年级小学生以及初中生,他们在歌唱中“基本上能够准确的节奏模仿、模唱,并且可以用准确的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可见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作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在开展音乐“创作教学”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促进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的学习,提高学生音乐创作的能力。在音乐新课标理念中“淡化音乐知识技能观”的提出,并不等于是轻视或不要进行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当前的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而音乐创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是很难创作出好音乐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音乐基础”,也不要认为在新课改革的形势下再谈“音乐基础”是历史的倒退,在这里提供的策略是——要有方法地将音乐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学,并赋予“灵性”。 第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倡导“创作教学”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提倡创作教学是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所需,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景看,需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他们必须具有敏捷的思维和独创性。音乐教育中的创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音乐文化素质,从而成为社会之栋梁。 第三,提倡音乐“创作教学”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

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第四,音乐“创作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智力发展。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专家指出“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发展几乎是直线式上升,在此阶段,学生的大脑在新型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的确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创作音乐,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 第五,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从“音乐教育心理学”[10]角度讲,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只要一听到愉悦活泼的音乐,就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在电视、电影、录像等媒体中及生活当中,一旦看到优美的舞蹈,他们就会模仿,甚至会创编新的舞蹈动作。我们时常会听到中小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小曲,尽管稚气十足,但毕竟是他们的真情流露。这足以说明,少年儿童蕴藏着对生活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和条件,他们潜藏着的创作能力便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表现。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并获得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前期准备工作

叶盛水曾在《中学音乐课的“创作教学”》[11]中说到:“进行“创作教学”要有一个准备过程,这就要靠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可以在三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让同学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主要包括:五线谱的记谱、重要的音乐符号、和声的编配,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 另外,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音乐创作教育的发展,培养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只有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创作教学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改变教学观念,变“教书匠”为“合作伙伴” 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教师创设条件,让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中开展教学,在合作学习环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一堂音乐创作教学课,根据旋律打击节奏,当时就有一位男生用笛子拍打桌子,发出嗵嗵的声音,几位男生听到了,也学起来,教室里充满了嗵嗵嗵的声音,表演完毕,这几个男生恐慌地看着教师,准备接受教师的批评。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位优秀教师竟然表扬了他们,他说,“刚才有几位同学发现了一种打击乐的声音,桌子是公共财物,不能打。我们能不能用好听的东西来代替呢”?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教师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课余时间制作,随之教师再和学生一起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第二,加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加趣味性是上好创作课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充分展现。当学生学到一定的程度,可以举办一场音乐创作会,让所有的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进行展示;也可举行创作比赛;还可以帮助学生向有关音乐报刊推荐习作,争取发表机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从日常生活中找切入点 不要讲太多纯理论性的知识,而是找一些日常生活中浅显的例子来帮助他们掌握创作的技巧。如德国一所中学的音乐课[12],在介绍回旋曲结构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教师拿出红、兰、黄、白四色纱巾让学生挑选,然后放音乐,主题出现,持红纱巾的学生站在中间,随音乐自由律动,插部B的音乐出现,持兰纱巾的学生到中间,自由律动。主题再现,红纱巾又律动。插部C音乐起,持黄纱巾的学生到中间自由律动,主题仍是拿红纱巾的学生律动。插部D是拿白纱巾的学生律动。最后一次主题出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律动。之后,教师板书,按颜色律动分为ABACAD,告诉学生们这就是回旋曲的结构”。

这种教学方法很值得音乐教师学习与借鉴。好奇是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体会、感受。尤其是六年级或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明显不同,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所以在开展创作教学的同时,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师都必须从生活中去找切入点,把深奥的理论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音乐创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进行创作教学的之前,必须弄清楚创作教学的深广度,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程度的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因材施教。 创作教学的广度,是指在音乐创作教学活动中,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如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撰改、补充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歌曲结构等创作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等。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音乐创作技能,而且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教师应重视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要善于用新观点、新方法去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所以,对创作技能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在“作曲”方面,更多的体现为音乐创造活动。胡庆芳在《论美、苏、日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3]一文中说到:“美国人不大欣赏谦虚谨慎,而是从小就是善于表现自己。如果不善于表现自己,就会吃亏。在生活中这样的表现机会是很多的。比如上音乐课,这位从大陆去的学生在大陆学了5年的钢琴,但是从来没有表现机会,而在美国,钢琴老师隔几个月就为自己的学生举办个人演奏会;学生如能富有激情地创作表演,那么就更会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青睐”。这样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音乐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发挥学生独立创作的表现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音乐创作教学”课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丰都中学的音乐老师专门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仅有30人的普通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

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半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教学具体时间及内容安排如下: 第1周:补习乐理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创作旋律,节奏等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创作技巧,为提高同学创编活动的激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进行钢琴简单歌曲伴奏。(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简单歌曲的编配 第8、9周:创作曲目进行公开展示 第10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在进行小学教学中,也可以按照这个计划进行,但是需降低难度。从音符开始,需形象化,例如:在讲解音符的时候可以画图、制造音符(用纸折叠)、观看动物图象等等,产生想象,激发创作热情。另外在创作旋律的时候,尽量与生活相接近,创作生活中的小插曲。这样学生更加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欲望。 所以,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过程通常可分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四个阶段,是一种以启发人的想象力与开发人的创造潜力为目标的教学形式。经过教学实践与探索,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进行“创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种教学小提示出发,形成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过程。 1.歌词的填写

歌词通常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因而有着诗歌艺术的特点。其分行、押韵、注重声调的变化与形象生动的表达等,对歌曲音乐与艺术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艺术史上,诗歌与音乐的联系十分紧密。如周代的《诗经》被称为: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乐诗三百。即其可以歌唱,可以吟诵,可以伴舞,可以合乐。诗即是歌,诗之乐就是歌之乐。

如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同时在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押“an”韵。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另外在为旋律写歌词的时候要根据歌曲的风格,从节奏与情绪出发,创编歌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是一首进行曲节奏的歌曲,节拍是2/4拍子,歌曲反映了鼓舞全国人民对敌人同仇敌忾的激昂之情。所以,在创编歌词时,可以这样引导,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节拍、节奏要鲜明,把对敌人的仇恨转为对学习的挑战。例如:行动!不爱学习的同学!把你们的精力,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振奋人心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行动!行动!行动!我们万众一心,瞄准现代化进军,前进!前进!前进进! 2.创编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脉搏,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表现音乐的主要手段之一。旋律创作可由老师提供音符学生创作。教师给学生固定旋律的节奏,让学生创作成一段曲调,组成简单的旋律。旋律创作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去组织教学。

如在教授一年级《do、mi、sol是好朋友》一课时,在学生知道由“do、mi、sol”三音组构成的旋律是好听的、和谐的之后,就出示固定的节奏让学生使用“do、mi、sol”三个音进行旋律创作。在小学中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节奏知识,这时可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节奏知识进行节奏创作,老师给固定的音符,让学生用自己创作的节奏来进行旋律创作。在中学进行旋律创作可增加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先提供一段排列的音符,让学生用这些音符去组成旋律。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

【标题】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作者】孙娅红【关键词】中小学创作教学【指导老师】周庆【专业】音乐学【正文】一、引言早在二十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始重视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到现在已有较大发展。在欧洲,以德国为基础,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就开展过一场艺术教育运动,通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iqyi8spq60cqsi0v0jd0weks4q8jb00nt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