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 ) A. 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 B. 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
C. 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 D. 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
2.假如到山东旅游,导游会带我们去亚圣庙,从中会了解到的政治主张是( )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C. “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 法家、道家、儒家 B. 道家、儒家、法家
C. 墨家、法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4.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 ) A. 老庄之学 B. 儒家思想
C. 墨家学说 D. 耕作技术
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
A. 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 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 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
6.《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 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 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 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 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7.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实行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建立“中朝”
C. 独尊儒术 D. 推崇理学
8.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 A. 人性本善 B. 心即理也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知行合一
9.“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 宗法制的解体 B. 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 封建经济发展 D. 私学的发展
10.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都体现了社会变革的要求 B. 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 都具有民主色彩 D. 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11.“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 “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 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12.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 ) A. “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 B. 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 “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13.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 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 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 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 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14.高一·二班学生在排练“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是( ) A. 民为贵,君为轻 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君臣父子,天之常理
15.荀子说:“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主要说明荀子( ) A. 重视礼仪教化
B. 主张礼法并施
C. 强调严刑峻法 D. 提倡为政以德
1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 三纲五常 B. 以法治国
C. 万物本原 D. 抗衡佛教
17.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 A. 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 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C. 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D.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18.他提出天地万物“变化日新”的见解,认为一旦事物不动,就必趋腐败,“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肖,亦而死”。不但自然界如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他强调:“三代之法,不可挟以为名,治后世之天下。”他是( )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9.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 A. 反对君主独裁 B. 反对君主制度
C. 提倡格物致知 D. 提倡尊君卑臣
20.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A.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 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二 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此自然之势也。
——欧阳修《本论》
材料三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2)材料二中,欧阳修是如何看待佛、儒关系的?
(3)材料三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学术思想的变迁。 (2)材料二中,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儒家思想加以实践的? (3)对于材料三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道德经》记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请回答:
(1)通过以上两幅图片,分析老子作为哲学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老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权,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黄宗羲《置相》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2)材料三、四中,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分别指向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3)材料四中,“秦变封建而为郡县”“汉建庶孽”“宋解方镇之权”分别是指哪些事件? (4)黄宗羲的思想实质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5.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