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农业家徐光启贵为宰相,一生为土地守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农业家徐光启贵为宰相,一生为土地守候

作者:赵忠心

来源:《祝你幸福·最家长》2017年第08期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尤其精于农学和天文学的研究,编著有《农政全书》等。 对农业种植兴趣浓厚,用心学习

徐光启的父亲叫徐思诚,原是商人出身。由于他善于经营,买卖兴隆,越做越大。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他家失窃,多年辛勤经营获得的财产,一夜之间被盗贼洗劫一空。

当时,徐光启兄弟姐妹年龄尚小,一家人全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家庭生活是不成的。从年轻时就经商的徐思诚,不得不学着做些农活,种点儿棉花、蔬菜什么的,以补贴家用。 徐思诚从前半生坎坷的经历中体会到,要使儿子将来出人头地,还是要走读书的道路。他和妻子每天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在徐光启刚到读书的年龄,就送他到私塾学习。

徐光启聪明伶俐,读书用功,且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天,他读书不耐烦了,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溜出门外。

徐思诚在棉花地发现儿子正蹲在那里,似乎是在全神贯注地观察棉花株上横生出来的一根枝条。徐思诚没有立即去喊他,他想看看儿子究竟要干什么。

徐光启没有发现父亲的到来,他端详了好一会儿,只见他一伸手,把那棵棉花顶尖上刚刚长出的嫩芽给掐了下来。那棉花是徐思诚辛辛苦苦一手种植栽培起来的,可是不容易,怎么能容得儿子任意毁坏!他不由得怒气冲冲,声色俱厉地喝道:“阿启,你过来!” “你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跑到地里来毁坏我的棉花呢?”父亲愤愤地责问道。

“阿爸,您误会了,我没有毁坏棉花。现在快到立秋了,新长的枝子是结不出棉铃的。棉花已经有两尺多高了,如果再让它往上疯长,继续分枝生杈,只能是白白浪费养分。把棉花顶尖上的‘冲天芯’给掐掉,省下来的养分就可以供下面快要成熟的棉铃充分生长,棉铃长得大,收获的棉花才会更多。”

徐光启说得头头是道,徐思诚觉得似乎还有道理。但他又担心掐掉“出头芯”会损伤棉花。他说:“要是真把棉花给弄死了,我可不饶你!”尽管还是训斥,不过声调变得缓和多了。

徐光启看父亲还是不大放心,就如实告诉父亲说:“这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是向阿康伯学来的。阿康伯去年种的棉花收成比我们家多好多,我去问过他,他告诉了我这个掐‘冲天芯’的经验。”

阿康伯是当地很有经验的老农。听儿子这么一说,徐思诚没有再批評儿子,他觉得儿子还真是个有心人,知道向阿康伯学习种棉花的经验。 “儿子,是你做得对,刚才阿爸错怪你了。”他不但不训斥儿子了,也和儿子一起掐棉花上那些新长出来的“冲天芯”。

徐思诚看儿子对农业劳动和农作物种植感兴趣,就不再每天都把儿子关在屋子里读书了。在读书学习之余,经常让儿子到菜园里帮他种菜,到田地里帮他种庄稼,在实践中,徐光启学到了不少农业种植技术,并且对此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 尊重劳动人民,不摆架子

后来,徐光启虽然身居高位,晚年又当了宰相,却始终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生活艰苦朴素,努力钻研科学,并且时时刻刻不忘用这些品质教育自己的儿孙。

徐光启对自己幼年时代的农家朋友,一直是以兄弟相称,并且是亲如兄弟,经常邀他们到家中来作客。

有一次,一位叫阿洪的老人来到徐光启家,刚一进门,就高声说:“给老爷请安!” 他说着要给徐光启下拜。徐光启赶忙上前拉住他,拍着阿洪的肩膀,亲热地说:“老弟呀,你我从小就是以兄弟相称,你仍然该叫我‘阿启哥’啊!怎么,今天你又‘老爷’‘老爷’的称呼起来了呢?这可使不得!”徐光启不仅自己这样做,也要求儿孙们尊敬他儿时的朋友们,对老人要有礼貌,不许摆架子。

有一天,徐光启邀请阿洪到家里来,想请教这些年来种植棉花的经验。他在书房一边看书,一边等阿洪。忽然,他的孙子尔默一蹦一跳地跑进书房里来,急促地说:“爷爷,爷爷,阿洪来了!”

“应该叫阿洪公公。不许这样没有礼貌!今后,绝不许这样没大没小。记住了?” 徐光启为了进行农业方面的研究和学术著作的写作,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精益求精,努力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治学态度非常严谨。

到了晚年,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勤奋读书学习、努力工作,他集中全部精力编写《农政全书》。从63岁开始,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著作的初稿。 事业后继有人,教育子孙不忘本

徐光启从事了一辈子农业科学的研究,在实践中,他深刻地认识到农业的重要,觉得也应当让子孙们重视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农业科学知识。这不仅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生存有好处,他也希望他们将来能继承自己一生从事的事业。于是,在重新修订书稿时,他就想让孙子们参加书稿的修订。

有一天,他把三个孙子――尔斗、尔默、尔路一一叫到跟前,问他们每天都读些什么书籍、做些什么样的文章。孙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读的是《四书》《五经》,做的是‘八股文’。”

“农业书你们看不看?”徐光启又问道。 “多少也看点儿。”孙子们说。

徐光启看着面前坐着的三个孙子,他们衣着朴素,神情也显得老实而憨厚,他点点头,表示满意,深情地对他们说道:“你们没有染上贵族子弟那种奢华、世故的不良习气,这很好。可是,你们不肯干农活,也很少读农书,这就不太像我的孙子了。我平生不论是顺利还是挫折,也不论是教书还是做官,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个‘农’字。如今,我在家‘冠带闲住’,想编一部《农政全书》。这可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啊!现在,我把你们叫来,不为别的事,就是想要你们替我做点事,要你们帮我抄书,怎么样?”

孙子们听说要他们抄爷爷写的书,非常高兴。从此,徐光启的书房就成了《农政全书》的编辑室。孙子们一边读爷爷写的《甘薯疏》《泰西水法》《北耕录》等书,一边一丝不苟地帮爷爷抄写修改好的书稿,成为爷爷的得力助手。在读书、抄书的过程中,孙子们逐渐对农业科学知识产生了兴趣。

徐光启辞世后,儿孙们按照他生前的要求,齐心合力,把书整理好,呈送给崇祯皇帝,完成了徐光启生前未竟的事业。

大农业家徐光启贵为宰相,一生为土地守候

大农业家徐光启贵为宰相,一生为土地守候作者:赵忠心来源:《祝你幸福·最家长》2017年第08期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尤其精于农学和天文学的研究,编著有《农政全书》等。对农业种植兴趣浓厚,用心学习徐光启的父亲叫徐思诚,原是商人出身。由于他善于经营,买卖兴隆,越做越大。谁知,天有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iotf70zx56rgfk15sw18xzko02xvg00fu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