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式设计思想的影响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式设计思想的影响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优良,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是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优秀的设计大师总是站在传统文化这一“巨人”的肩膀上来审视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紧密结合,创作出经典的设计作品。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式设计思想的影响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式设计思想;影响 引言

庄子《齐物论》有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句,强调个人内心与天地和谐,以期达到一种高度的和谐之美,即“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而“天人合一”是“天和”、“人和”、“心和”的总合。

1中式风格的核心:天人合一

季羡林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天人合一在中国的设计当中有多重体现,从选址到布局,再到室内外环境设计,直至取材与营造技术等。在选址方面,中国人讲究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认为首选是居住在山水之间,而居住在村子里要稍逊一筹,居住在郊外会更差一些,不得已才居住在闹市之中,即使居住在闹市之中也要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石有水,要闹中取静,门厅雅洁。在取材方面,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通过梁柱承重,墙壁基本不承受上部建筑的压力,所以在墙壁上可以随意开窗,甚至可以取消墙面例如亭,来保证光照充足、室内外气流贯通,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居住环境。同时,木材在建造过程中也有着营造周期短等大量优势,这满足了中国人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心理需求。而以庭院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民居文化,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里的“竹”更多指的是园林、院落、生活的借代之称;庭院对中国人来说既是物质空间又是精神空间,它象征着天、地是文化与感情的积淀传承之处,也是整个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只有清楚地意识到院落在建筑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做好中式风格的平面布局规划。 2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设计

中国传统哲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哲学流派,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影响深远。儒家的“实用理性”和“文质彬彬”、道家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对后世的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吕氏阴阳太极紫砂壶。吕氏阴阳太极紫砂壶是由紫砂壶艺泰斗吕尧臣及其子青年壶艺大师吕俊杰联手打造。这是吕氏父子第一次合作,也是为祖国60周年华诞献礼的作品。作品共包含两把壶和五个杯子,造型独特,内涵丰富,被称为当代紫砂器中的“天下第一壶”。其中,两把壶以“阴阳太极图”为主要设计元素,同时借鉴“榫卯”的结构方式,将黑色的阴壶和红色的阳壶合二为一,形成了“壶中藏壶”的结构形式,再加上两个壶把手似抽象的男女人体,寓意阴阳相合相生、生生不息、“和谐、生福(壶)”的理念;五个杯子象征着中国古代哲学中构成物质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五行学说。两位大师合作的吕氏阴阳太极紫砂壶,集阴阳太极、五行学说、道家智慧、禅茶文化、“和”文化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于一身,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源。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有着自己的传统建筑特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偏离了建筑设计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建筑设计,使在建筑设计人才方面缺失了,造成了中国的灵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领了成千上万的城市,却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国际竞争力。随着建筑设计的发展,建筑设计师逐渐发现了建筑过程中的问题,想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找回,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现代城市设计虽然能体现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但这种共同的设计理念不能反映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特点,也不能体现不同城市之间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虽然每个城市的情况不同、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但是在设计的总体方面还是相似的,都是一样的建筑设计和模式,在设计建筑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将传统文化和情感相融入,使得设计的建筑没有情感。。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是取决于这种家的结构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其中居住方式现存至今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合院和苗族常见的吊脚楼。居住建筑格局从西周时代起就形成了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住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我国很早就有了把居室和人伦联系起来的概念,这使居室建造和使用时采用两种原则:一是以睡处为家庭中最为内聚的地方,二是以正方为公共空间,被用来接祖、接待友朋。就如明清时期较为有名的晋商文化其中的大院文化,民商、官商、皇商及官员住所都有其严格的要求,皇城相府、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的建筑格局都不尽相同。在住宅格局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4文人园林中的“造境”与体验

在中国传统艺术景观中,园林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体验性空间类型。溯源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六朝时期(公元3~6世纪),当时因社会动荡隐逸之风盛行,士人阶级开始营造庭院实现这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因此出现了“文人庭院”。随着园林的不断演进,直到中世纪以崇尚“自然山水”为特点的江南园林逐渐发展起来。园林作为中国文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处处映射着东方传统的人文气息与审美情操,园林的题名用典、意境创造都包括人对于肉体和心灵、形体与情感追求与抒发,以求“情之所寄、心之所归”,这也是园林追求的本质。传统园林设计中对于精神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营造推敲、琢磨,体现了人通过客观世界表达对主观世界的理想——“境”,亦可说是心象风景。造园的精髓在于“造境”,在构思中体现文人对诗、书、画的综合理解和把握,通过空间构图的形态组织,制造“起、承、转、合”的形式节奏,从而达成在环游中步移景易、引人入胜的精神体验。比如江南园林的代表——拙政园,造园之初心即是寄托主人王献臣官场失意、超脱世俗、大隐于市的归隐之心,“不出城市而得山林之性”。庭园在整体的造景与环游的经营与排布上,也处处都是园主人心境历程的写照:先是入园前引路的曲径通幽、引人寻味,到园中的开篇明志之作“远香堂”——体现园主淡泊冷傲、遗世独立的心境;再到后边“雪香云蔚亭”——登高俯瞰,回望远香堂,映射园主人自我审视、回顾生平而豁然自得的淡泊境界。环游之间,空间转换即是心境的辗转与升华。 结束语

儒、道、佛三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天是自然的,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师法自然,这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的表现,这种思维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建筑、园林、家居陈设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宋松林.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2):18-19.

[2]钟诗梦,莫畏.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6):101-102+105.

[3]王海民,陶娟.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和转化策略[J].绿色科技,2019(23):102-104. [4]赵晓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35):229-230.

[5]张思鸣.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融合与体现[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28-129.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式设计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式设计思想的影响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优良,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是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优秀的设计大师总是站在传统文化这一“巨人”的肩膀上来审视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紧密结合,创作出经典的设计作品。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式设计思想的影响展开论述。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ijie6cdaj83hrt8bf1m52amw9lhr3008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