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肾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痰湿中阻证 瘀血阻窍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要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案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阳上亢

主证:头晕目眩,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兼次证: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

舌苔脉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晕,皆是肝阳上亢之症,如脉眩细数,则为肝肾阴虚内热之象。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治法:平肝清火,补肾潜阳

常用药:方中天麻祛风潜阳,钩藤清热熄风降火,两药并用平肝潜阳;石决明镇肝潜阳;黄芪、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活血通经。阴虚甚者,可用生地、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 2.肾精不足

主证: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

兼次证: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酸膝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

舌苔脉象:舌质红,脉眩细数。

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萎靡。肾虚则为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为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则时时耳鸣。精关不固,所以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眩细数。偏阴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代表方:左归丸加味

治法:养阴益肾,填精补髓。

常用药: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枸杞、菟丝子益肾生精,引药入肾;龟板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3.气血亏虚

主证: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

兼次证: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

兼次证: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 舌苔脉象:舌质淡,脉细弱。

分析:气虚则为清阳不展,血虚则为脑失儒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中黄芪益气生血;当归活血补血;党参、白术、茯苓健脾;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神、远志养血安神;木香、生姜、大枣调理气机,健运脾胃。 4.痰湿中阻证

主证:视物旋转,头重如裹

兼次证: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 舌苔脉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弦滑

分析: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可致眩晕,浊阴不降,则头重如裹,痰浊中阻,阻碍气机,气机不利,故脘腹痞满,胸闷作恶。呕吐痰涎为痰浊壅盛之象。纳少神疲为脾气虚弱的表现。舌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均为脾虚、痰湿壅盛之征。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药:陈皮理气健脾,半夏降逆止呕,合用则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共用以健脾利湿;天麻熄风止眩;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全方共用,可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5.瘀血阻窍证

主证:眩晕时作,头痛如刺。

兼次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 舌苔脉象: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分析:瘀血阻窍,脑络不通,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健忘耳鸣。脑络不通,气机受阻,不通则瘀,瘀血为有形之邪,故头痛如刺。瘀血内阻,气血不利,肌肤失养,故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紫暗。心血瘀阻,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为瘀血之征。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赤芍、川芎、桃仁活血化瘀,祛瘀通络,麝香开窍散结止痛,老葱散结通阳,二者工具开窍通阳之功。黄酒辛串,以助血行。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配合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开窍之品,以防耗伤气血。 2.辩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

瘀血阻络证:可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川穹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

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肝阳上亢:可选择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配合应用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痰浊中阻证:可选择醒脑静注射液。 3.中药足浴

(1)夏枯草30g、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上药制成煎剂,用时加温至50℃左右,浸泡双足、两足相互搓动,每次浴足 20∽30分钟,每日2次,10∽15天为1个疗程。

(2)钩藤20g、吴茱萸10g、桑寄生30g、夏枯草30g,水煎取药液1500ml,加入食醋1OOml,每天足浴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3)钩藤I5g、野菊花I0g、稀签草30g、夏枯草2Og、川牛膝20 g、赤芍20g、川穹15g、葛根20g、花椒10g,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后下钩藤,连水带药倒人盆中,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 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1)常用穴:耳背沟、肝、心、交感、肾上腺:备用穴:耳神门、耳尖、肾。常用穴每次取3∽4穴,酌加备用穴,以7mmX7m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所选之穴,贴紧后并稍加压力,使患者感胀痛及耳廓发热。每隔2天换贴1次,每

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1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ictp9qnrb6msol1o4w75dq8n1sig300ud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