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字信号。T表示使用了双绞线(Twisted-pair)。 32 误码率最低的传输介质是()。
A 双绞线 B 光纤 C 同轴电缆 D无线电
解析:B。属于记忆性的题目,光显示采用光通信,特点是带宽大,错误率小。 33 同轴电缆比双绞线的传输速度更快,得益于()。 A 同轴电缆的铜心比双绞线粗,能通过更大的电流。 B 同轴电缆的阻抗比较标准,减少了信号的衰减
C 同轴电缆具有更高的屏蔽性,同时有更好的抗噪声性。 D 以上都对
解析: C。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芯,外面包上一层绝缘的材料,绝缘材料的外面包围上一层密织的网状导体。导体的外面又覆盖上一层保护性的塑料外壳。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使得它具有更高的屏蔽性,从而既有很高的带宽,又有很好的抗噪特性。所以同轴电缆的带宽更高得益于它的高屏蔽。
34 下列关于单模光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单模光纤的成本比多模光纤的成本低。 B 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比多模光纤短。 C 光在单模光纤中通过内部反射来传播。 D 单模光纤的直径一般比多模光纤小。
解析: D。参考2,2,1的知识点讲解。多模光纤使用了光束在其内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而单模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及格光波波长大小,如同一个波导,光只能按照直线传播,而不会发生反射。
35 使用中继器连接局域网是有限制的,任何两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允许的传输通路中可使用的集线器个数最多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5个 解析:C。参考下面的补充知识点。
补充知识点: 5-4-3规则是什么?需要掌握吗?
解析:这个知识点考研题中出现的概率为0,仅仅是一个规则而已,固定的知识点。而考研题越来越不会倾向于概念的考查,大部分都是应用题。下面简要介绍5-4-3规则的基本定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不要试图去理解,那样只会浪费时间。
5-4-3规则: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最多不能超过5段线(包括集线器到集线器的连接线缆,也包括集线器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线缆);4台集线器,其中只能有3台集线器直接与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如果不遵循此规则,将会导致网络故障。 36 一般来说,集线器连接的网络在拓扑结构上属于()。 A 网状 B 树形 C 环形 D 星形
解析:D。集线器的作用是将多个网络端口连接在一起,也就是以集线器为中心。所以使用它的网络在拓扑结构上属于星形结构。 37 下列关于物理层网络设备的描述中,()是错误的。 A 集线器和中继器是物理层的网络设备。 B 物理层的网络设备能够理解电压值。 C 物理层的网络设备能够分开冲突域。
D 物理层的网络设备不理解帧,分组和头的概念。
解析:C 。物理层的网络设备不能够分开冲突域,整个以物理层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是处在一个冲突域中的。
38 当集线器的某个端口收到数据后,具体操作为()。
A从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B从除了输入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出去。 C 根据目的地址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 D 随机选择一个端口转发出去。
解析:B。集线器的工作原理为:当某个端口收到数据,数据将从除了输入端口外的所有端口广播出去,记住即可。
39 X台计算机连接到一台YM bit/s的集线器上,则每台计算机分得得平均带宽为()。 A XM bit/s B YM bit/s C Y/X bit/s D XY bit/s
解析:C。集线器以广播的方式将信号从除输入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输出,因此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端口的有效数据输入,则平均带宽为:YMbit/sX,更详细的解释可参考2.3节的知识点讲解。如果此题改为X台计算机连接到一台YMbit/s的交换机上,则每台计算机多分得的平均带宽为YMbit/s,这里就不必除以X了。此处不理解没有关系,后面讲到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就明白了。
40 数据传输率为10Mbit/s的以太网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清楚以太网的编码方式为曼彻斯特编码,即将每一个码元分成2个相等的间隔,码元1是在前一个间隔为高电平而后一个间隔为低电平;码元0正好相反,从低电平编导高电平。掌握了这个,这道题就很简单了。首先码元传输速率即波特率,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就以为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率是10Mbit/s,因此码元传输率是数据传输率的2倍,即20Mbaud。也就是说,码元传输率为20MBaud。
可能疑问点:知道一个码元可以携带nbit,但是从没有听说过1bit需要多少个码元来表示。是我理解错了,还是本身就是这样?
解析:不少考生脑海里总是觉得码元应该至少携带1bit或者更多的比特,怎么可能在数值上波特率还大于比特率。其实考上不必纠结于此,解释如下。 现在先不谈曼彻斯特编码,及那种需要同步信号的。假设在二进制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一个码元携带1bit数据,这样码元传输率在数量上就等于数据传输率。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曼彻斯特编码需要用一半的码元来表示同步信号(关键点),一般码元来传输数据(可以认为2个码元传1bit数据),这样要达到10Mbit/s的数据传输率,码元传输率就应该是20MBaud,解释完毕。不要试图去研究透彻,记住就好!
4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假设要传送的报文共x比特。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秒,数据传输率为b比特每秒。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秒。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比特,且各节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解析: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过程:先建立连接,建立连接之后在发送数据(发送时延)。这里需要注意,采用电路交换时,中间经过的结点是不需要存储转发的,这点与分组交换不一样。下面分别计算。
建立连接的时间:s秒。
发送时延=报文长度/数据传输率=x/b。
传播时延=没段链路的传播时延×总的链路数=dk。 综上所述,电路交换的总时延=s+x/b+dk。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过程:分组交换无需建立连接,直接发送。所以重点在于计算传播时延与发送时
延(分组每经过一个结点都需要存储转发)。下面分别计算(计算之前建议大家画一个草图,从图中应该很容易地看出k段链路有k+1各结点。也就是说,除了发送端与接受段,中间还有k-1个结点)。
传播时延:假设有n个分组,虽然这n个分组都会有传播时延,但是仔细想想,是不是只需计算最后一个分组的传播时延?因为前n-1个分组在传播时,发送端还在发送,时间是重叠的,无需重新计算,所以只需计算最后一个分组的传播时延,则传播时延为kd。
发送时延:应该计算发送端的发送时延,假设有n个分组,则n≈x/p,而每个分组的发送时延为p/b,所以发送端的发送时延为(x/p)×(p/b)。但是这个绝对不是所有的发送时延,仅仅是计算了从第n个分组离开发送端的时间,但是最后一个分组时不是中间还要经过k-1个结点?所以中间产生一个存储转发时延,及(k-1)×(p/b),总的发送时延=(x/p)×(p/b)+(k-1)×(p/b)。
综上所述,分组交换的总时延=kd+(x/p)×(p/b)+(k-1)×(p/b)。 所以要使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也就是: kd+(x/p)×(p/b)+(k-1)×(p/b)<s+x/b+dk,即 (k-1)×(p/b)<s
42 画出1100011001的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解析:如图所示。 非归零码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43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的传输各有什么特点? 解析; 基带信号
将数字信号“1”或者“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这种高电平和低电平不断交替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而基带就是这种原始信号所占的基本频带。将基带信号直接送到线路上的传输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要求信道有较宽的频带。在基带系统中,要用中继器增加传输距离。 宽带信号
将多路基带信号,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频谱分别移到一条电缆的不同频段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宽带传输。宽带传输所传输的信号都是经过调制后的模拟信号,因此可以用宽带传输系统实现文字声音和图像的一体化传输。在宽带系统中,要用放大器增加传输距离。 44 模拟传输系统与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析:模拟传输系统通过导线或空间传输模拟信号,信息是通过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及它们的组合变量传递的。普通电话系统是典型的模拟传输实例,调制解调器是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的典型设备,而RS-232和RS-449是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的典型接口。 数字传输系统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数字信号本身就可以表示二进制信息“1”和“0”。当数字信号沿着线路传播得越来越远时,其衰减要比模拟信号的衰减快,因此一般来说,模拟信号可比数字信号传输更长的距离而不会引起不可接受的衰减。使用模拟传输,可以再传输上做频分复用,对同一介质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划分多个通道,让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而数字信号的传输通常占用介质的整个带宽。
但是,在几个重要的方面,数字传输由于模拟传输。数字传输第一个优点是误码率低。模拟电路虽有放大器补偿信号在线路的衰减,然而它们做不到准确补偿,而衰减随频率变化,长途通话经过许多放大器后很可能有相当大的畸变。相反,数字再生器能够将衰减的输入信息准确地恢复到它原来的值,因为输入信号只可能有两个值“1”和“0”,数字再生器不具有
累加性误码。数字传输的第二个优点是能够把多媒体信息时分复用(混合)在一起,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设备。另外,利用同样的线路,通常数字信号传输能够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率。现今电话网的局间线路几乎都采用数字信号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