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B )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A ) A.物质性 B.运动性 C.精神性 D. 7、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8、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D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9、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B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10、“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 A )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11、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C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D )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活动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自实践活动 D.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14、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 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16、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 B )

1

A.唯一标准 B.根本标准 C.普遍标准 D.特殊标准

1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C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18、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9、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2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21、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是( B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B )

A.劳动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3、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利润

2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C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25、少数资本家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 D ) A.联合 B.兼并 C.收购 D.垄断

2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D )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27、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

A、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D、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28、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2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B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3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B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31、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只适用于 ( C )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 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 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 3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 A、实际存在 B、客观实在性 C、具体性 D、可感知性

2

33、“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 )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34、下列命题中,正确指明意识本质的有 ( C )

A、意识是可以脱离人身的不死的灵魂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中原子的相互作用 35、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 ( C )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36、庄子曾说:“是出彼也,俗亦是也”。这句话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D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

37、久旱缺雨,下雨对庄稼有益;久涝成灾,下雨对庄稼有害,这个事实说明:( B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运动是客观、绝对的 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38、有一首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亡。”此话的哲学观点是 ( A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量变引起质变 39、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40、一个完整认识过程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D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41、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 B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觉——知觉——表象 42、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D )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 43、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 ( C )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能力的范畴 44、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C )

A、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4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D )

A、社会进步是社会的前进性运动 B、社会进步是社会的整体发展 C、社会进步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文明 D、社会进步是社会文明的结果 1.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 ) 。

A. 意识是主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 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D.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C ) 。

3

A. 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 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 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 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3. 社会形态是( B)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4.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于( A) 。

A.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 个性可以脱离共性而存在 D. 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

5. 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 。它包括(D ) 。 A.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 B.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 C.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 D.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6.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D )

A.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7.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区别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只能(C ) 。

A. 以出现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 B. 以外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为依据 C. 以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为依据 D. 以暂时的力量强弱为依据 8.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D ) 。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A ) 。 A.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10.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C ) 。

A.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 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 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11.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C ) 。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1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C) 。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13. 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B ) 。 A. 宗教思想 B. 政治思想 C. 艺术 D. 道德

14.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 )

A. 物质性 B. 存在性 C. 可知性 D. 运动性 15. 运动是物质的(B ) 。

A. 唯一属性 B. 根本属性 C. 特殊属性 D. 偶然属性 16.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 ) 。

A. 昼夜交替 B. 寒来暑往 C. 磨擦发热 D. 电闪雷鸣 17. 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B )

A. 政治关系 B. 经济关系 C. 思想关系 D. 家庭关系

4

18.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B ) 。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9.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D ) 。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0. 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这是一种(A ) A. 形而上学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1.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 A.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22. 矛盾体系中的不平衡性表现为(D ) 。

A.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差别 B.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差别 C. 现实矛盾与非现实矛盾的差别 D.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差别

23. 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 。这属于( D) A. 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B. 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 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D. 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24. 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B ) 。

A. 事物质变前的量变 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 质变不断地发生 D. 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 25.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 ) 。 A. 纯粹是必然的 B. 纯粹是偶然的

C.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26.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A ) 。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 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27.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因素 C. 地理环境 D. 社会意识 28.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D ) 。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社会基本矛盾 29. 认识的客体是(A )

A. 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 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 外部自然界 30.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A ) 。

A. 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B. 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C. 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D. 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 31.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B) 。 A. 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 生产关系的性质 C.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 上层建筑的性质 32.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B ) 。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33.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5

D ) 。这表明(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A.科学性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B)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3、哲学的基本问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iah666gn37s7tv44gm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