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B 162.C 163.D 164.A
X型题 171.ABD 172.CD 176.CD 177.AB 181.AD 182.ABCE 186.ACE 187.ABD 191.BCE 192.ABC 196.ABDE 197.AB 201.AB 202.AD 206.ABCD 207.ABD 211.ABCDE 212.CD 216.ACD 217.ABD
(三)名词解释
165.A 166.C 167.B 168.A 169.D 170.B
175.BE 180.BE 185.DE 190.ABD 195.ACE 200.BCD 205.ACD 210.ABCDE 215.ABE 220.ACE
173.ACDE 178.AC 183.CD 188.BC 193.BCD 198.ABE 203.ADE 208.ACE 213.ACD 218.ADE 174.ACD 179.BDE 184.ACD 189.CD 194.BD 199.BCD 204.BE 209.BDE 214.BDE 219.BC
1. 利用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2. 极性成分易溶于极性溶剂;亲脂性成分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3. 指极性较大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 4. 指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
5. 将药材粗粉装入适宜容器中,加入适量溶剂(多用水和乙醇)浸泡提取。
6. 将药材饮片(或粗粉)置适当容器中,加水加热煮沸,将所需成分提出来的方法。 7. 将药材粗粉用适当溶剂湿润膨胀后(多用乙醇),装入渗漉筒中从上边添加溶剂,从下口收集流出液的方法。
8. 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在提取器上安装一冷凝管,使溶剂蒸气冷凝后又回流到烧瓶中,进行反复提取的方法。
9.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一起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性成分和水的混合馏出液体的方法。
10. 在天然药物提取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欲分离成分或杂质沉淀,以获得有效成分或除去杂质的方法。
11.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12. 溶质分别以不同程度溶解于两相溶剂中之溶解量之比。
13. 利用混合物中各化合物对某种溶剂的溶解度的差别,而使单一成分以结晶状态析出的方法。
14. 将非结晶状的物质通过处理,得到结晶状的物质的过程。
15. 把粗结晶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纯化为较纯的结晶状的物质的过程。
16. 利用吸附剂(固定相)对混合物中各成分吸附能力的差别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21
17. 用加热方法,除去吸附剂中所含水分,而提高吸附力的过程。 18. 加入定量水,降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的过程。
19. 以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以水或含水溶剂作为流动相,在流动相中存在的离子性物质与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而被吸附进行分离的方法。
20. 将含有大小不同分子的混合物样品液,通过多孔性凝胶(固定相),用洗脱剂将分子量由大到小的化合物先后洗脱的一种分离方法。
21. 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水溶性较小的成分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22. 利用提取液中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半透膜,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从而达到相互分离的方法。
(二)填空题:
1.系统溶剂分离法 两相溶剂萃取法 沉淀法 盐析法 分馏法 结晶法 色谱法 2.凝胶
3.极性 水 亲水性有机溶剂 亲脂性有机溶剂 4.溶剂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升华法
5.溶剂的极性 被分离成分的性质 共存的其它成分的性质 6.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大 极性强 介电常数小 极性弱 7.浸渍法 渗漉法 煎煮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8.分配系数 大 好
9.试剂沉淀法 酸碱沉淀法 铅盐沉淀法 10.80%以上 淀粉 蛋白质 粘液质 树胶
11.中性醋酸铅 碱式醋酸铅 酸性成分及邻二酚羟基的酚酸 中性成分及部分弱碱性成分
12.硅胶 氧化铝 活性炭 硅藻土等 13.氢键吸附 酚类 羧酸类 醌类 14.凝胶 分子量大小 小 后 大 先
(四)问答题 1. 答:
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质。
2. 答: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醋酸乙酯>正丁醇 > 丙酮>乙醇>甲醇>水 与水互不相溶 与水相混溶
3. 答:
22
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或亲水性溶剂和亲脂性溶剂两大类。常用介电常数(ε)表示物质的极性。一般ε值大,极性强,在水中溶解度大,为亲水性溶剂,如乙醇;ε值小,极性弱,在水中溶解度小或不溶,为亲脂性溶剂,如苯。
4. 答:
①浸渍法:水或稀醇为溶剂。②渗漉法:稀乙醇或水为溶剂。③煎煮法:水为溶剂。④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⑤连续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
5. 答: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性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
6. 答:
①水提取液的浓度最好在相对密度1.1~1.2之间。②溶剂与水提取液应保持一定量比例。第一次用量为水提取液1/2~1/3, 以后用量为水提取液1/4~1/6.③一般萃取3~4次即可。④用氯仿萃取,应避免乳化。可采用旋转混合,或改用氯仿﹕乙醚等混合溶剂。若已形成乳化,应采取破乳措施。
7. 答:
①可用一金属丝在乳层中搅动。②将乳化层抽滤。③将乳化层加热或冷冻。④分出乳化层更换新的溶剂。⑤加入食盐以饱和水溶液或滴入数滴戊醇增加其表面张力,使乳化层破坏。
8. 答: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不同的两相中吸附、分配及其亲和力的差异而达到相互分离的方法。
9. 答:
①与溶剂有关:一般在水中吸附能力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碱性溶剂中最弱。②与形成氢键的基团多少有关:分子结构中含酚羟基、羧基、醌或羰基越多,吸附越牢。③与形成氢键的基团位置有关:一般间位>对位>邻位。④芳香核、共轭双键越多,吸附越牢。⑤对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吸附力减弱。
10. 答:
凝胶色谱相当于分子筛的作用。凝胶颗粒中有许多网眼,色谱过程中,小分子化合物可进入网眼;大分子化合物被阻滞在颗粒外,不能进入网孔,所受阻力小,移动速度快,随洗脱液先流出柱外;小分子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受阻力大,移动速度慢,后流出柱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