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康德论教育》 (赫尔巴特的老师) 卢梭 洛克 裴斯泰洛齐 《爱弥儿》 《教育漫话》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 浪漫主义自然教育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1.“白板说”;2.“绅士教育” 《林哈德与葛笃德》 “教育心理学化” 1. 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2. 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科学教育学之父”) 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 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 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 1.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 3. 学校即社会; 4. 从做中学; 1. 教育预备说; 斯宾塞 ※巧记:
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再规范”;
2. “级智夸大独立”(夸美纽斯):级:班级授课制;智:泛智教育;大:《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3.“一、二、三、四+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一:一本书《普通教育学》;二“学”:伦理学、心理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民主威新分三、四、五步走”(杜威):民主:《明主主义与教育》;威:杜威;新三: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考点 1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教育论》 2.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或改造; 教育家 马卡连柯 教育著作 教育思想 《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6
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老婆)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 《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家 赞可夫 教育著作 《教学与发展》 教育思想 发展性教学理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 瓦根舍因 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过程》 《范例教学原理》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 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皮亚杰 布鲁姆 ※巧记:
木(姆)有目标,哪(纳)来结构,挖根(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斯基。
专题三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单
◆考点 1: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相对的) ◆考点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7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科技革命:初等教育 第二次科技革命:初级中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高级中等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补充:
(1)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舒尔茨
观点:舒尔茨认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
(2)社会化理论----提出者:鲍尔斯和金蒂斯
观点:学校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 ◆考点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简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考点4: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
○○
8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简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5: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
↓ 校园文化的核心
◆考点 6: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 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3.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
专题四 教育与人的发展○单很重要的内容
◆考点 1:人的发展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考点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单简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
启示: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适应最近发展区)
○○○
9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
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启示:不同阶段不同质,不能搞“一刀切”,量力而行)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
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教育启示:不同时期不同速,抓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机体之间的互补、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教育启示:扬长避短,注
重发现学生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比较(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考点 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014简答题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考点4: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1.内发论——内在需要(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性本能是人发展根本动因)、威尔逊(基因复
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
观点: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外在力量(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
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
观点: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学习是成
长的主要途径。 3.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 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简辨材
内部因素
①遗传——可能性(物质基础)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