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2-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练习-北师大版必修3【重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品文档在线创作

第2节 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更新的特点,可以将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B.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被人类利用后逐渐减少,甚至枯竭而不能恢复和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可再生资源指那些被人类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身力量得到自然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D.可再生资源不能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人们要节约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

解析:可再生资源在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时也会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需要节约合理利用。 答案:D 2.我国海关对所有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

①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将快速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C.①③ 答案:C 3.我国为了保护滩涂,从英、美等国引进了大米草。30多年来,为我国沿海地区抵御风浪、保滩护堤、促淤造陆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大米草在一些地区疯狂扩散,其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生态入侵 答案:D 4.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答案:B 5.某同学做了如下的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B.③④ D.②④

优质内容全力奉上

精品文档在线创作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甲、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A 6.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将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陆地或水域划分出来加以保护。这是进行自然保护的主要措施,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即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场所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这是一种就地保护措施;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是将东北虎迁出原地进行迁地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是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法制管理的措施。 答案:A

7.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 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沙化土地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抵抗力稳定性丧失,土地荒漠化。植被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失去了植被的这些功能,易出现沙尘暴。 答案:D B.②③④ D.①②④

优质内容全力奉上

精品文档在线创作

8.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 ) A.保护物种 C.迁地保护 答案:B 9.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答案:A 10.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改造前 改造后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解析:据表可知,改造后的优势种由旱生植物变成了水生植物,所以湿地的面积应当增加了。改造后植物种类增加,多样性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气候会有所改善。但是,增加的植物种类尤其是优势种并非经济作物,所以并未给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 答案:D 11.下图中图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该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哪条曲线?( )

植物种类 20种 30种 植被覆盖率 10% 25%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菖蒲、芦苇、睡莲 B.就地保护 D.建立基因库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解析: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处理主要依赖好氧微生物,开始时有机污染物含量较多,所以好氧微生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但随着有机污染物逐渐减少,好氧微生物因缺乏食物而出现生存斗争,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数量随之下降。

优质内容全力奉上

(新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2-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练习-北师大版必修3【重点

精品文档在线创作第2节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更新的特点,可以将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B.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被人类利用后逐渐减少,甚至枯竭而不能恢复和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hxg05680e9ersa9pruq6ksx797jw500wq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