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盐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烧杯、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密度比水小)、刻度尺和水(ρ水已知)测量盐水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盐水,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水深为h1、盐水深h2; ②______.
③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
(2)小红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红测出ρ盐水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
②把金属块B浸没在盐水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______.
④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盐水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
17.小明和小红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乙)连接完整(导线不许交叉). (2)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A.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电流V/A 5 0.6 10 0.3 15 0.2 20 0.15 25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得到结论为______. 拓展:实验结束后,老师提出只给一个电流表、一个已知阻值R0、待测电阻Rx、开关(两个)、电源和导线若干,要求他们通过探究测出电阻Rx的值.
(1)请设计一个能测出电阻Rx阻值的电路图,画在图丁的虚线框内. (2)实验步骤:①______;②______.
(3)表达式Rx=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8.如图所示,重200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名重600N的工人用128N的力将重物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的功率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当工人拉绳子的力是50N时,正方体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3)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是多少?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字样,闭和开关S后,当滑片P在a端时,灯泡的功率P0=1.6W,当滑片P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2,电流表的示数I=0.1A.已知P1:P2=32:25,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电源电压;
(3)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河北省唐山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6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7、8、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1分)
1.对下列实验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只能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B.
导体ab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磁场中能产生电流
C.
实验结束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为烧杯内水体积的
D.
如果温度计a的示数大于b的示数,可知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考点】电磁感应;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1)该实验除了能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外,还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3)根据氧气约占空气的进行解答;
(4)由Q=Cm△t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大,因为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温相同,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大于煤油吸收的热量,所以水的比热容大,即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解答】解:(1)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后,底部的蜡烛先熄灭,除了能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外,还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A说法错误;
(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ab左右运动时,切割磁感线,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磁场中能产生电流,故B说法正确;
(3)由于氧气约占空气的,所以实验结束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故C说法错误;
(4)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升高相同温度时,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更多,表明水的吸热本领大,此实验仅根据温度计a的示数大于b的示数,不能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熟知相应的实验或原理,并能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物理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伽利略最早推理得出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帕斯卡实验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考点】物理常识.
【分析】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解答】解:
A、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持续运动的时间就越长.据此伽利略推理得出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会永远运动下去.故A符合历史事实;
B、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首先发现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被后人命名为欧姆定律.故B不符合历史事实;
C、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符合历史事实;
D、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D不符合历史事实.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应记住一些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
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37℃ B.教室房门的高度约为2m
C.运动场上一名中学生跑完百米路程需要的时间约为2min D.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50kg
【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170cm,在200cm=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跑100m的时间一般在18s左右,不到0.5min.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一个铅球的质量比50kg小得多,在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4.下列有关声波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道路两旁的隔音板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超声波、电磁波都具有能量,它们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