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机械通气例分析
作者:符灵素,罗友昌 作者单位: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 余姚 【关键词】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分析
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危重新生儿抢救中不可缺少的通气技术。为了提高机械通气新生儿的存活率,将我院新生儿室年至年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新生儿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对象
年至年入住我院新生儿室需用呼吸机的新生儿例,年至年上机患儿为例,年至年为例。其中男例,女例。早产儿例,足月儿例。胎龄最小周,平均胎龄(±)周,<周例,周~周例,周~周例,> 周例,体重最小 ,< 例, ~ 例, ~ 例,> 例。
原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例,肺炎例,重度窒息例,胎粪吸入综合征例,肺出血例,呼吸暂停例,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者例,合并呼吸衰竭Ⅰ型例,型例例。 治疗方法
上机指征:()呼吸停止或呼吸暂停> ,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潴留,> 。()低氧血症吸入氧浓度()>,< 。()肺出血。
通气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使用定时限压恒流型呼吸机。呼吸机型为美国产 。机械通气模式主要为间歇指令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呼吸机参数调节为呼吸器初调值吸气峰压(±),呼吸末正压 (±) 。频率 (±)次,吸入氧浓度() (±),吸入时间() (±),流量() ()。上机后 复查血气分析,并做相应参数调整,每日至少次复查血气,并根据患儿病情逐渐调低氧浓度,压力及呼吸频率。 综合措施
机械通气必须保持通畅,同时予以抗炎,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综合治疗。年以后我科对部分有条件的早产儿应用固尔苏,部分早产儿及重症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抗感染,对于烦躁的患儿予以安定,鲁米那或芬太尼镇静,部分患儿使用多巴胺 μ (),改善微循环。 抢救成功标准:自主呼吸恢复,紫绀消失,血气正常,并存活出院。 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将年至年与年至年前后 病例进行比较(见表),后 机械通气增加次,病死率下降了,前 机械通气人次例,治愈例(),死亡例(),放弃治疗例(),后 机械通气例,治愈例(),死亡例(),放弃治疗例()。死亡原因:肺出血例,重度硬肿症例,颅内出血例,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例,气胸例。表 前后四年抢救成功率比较(略) 注:χ=,<。
机械通气并发症:呼吸相关性肺炎例(),堵管例(),喉头水肿例(),脱管例(),气胸例() 讨论
我院新生儿科从年开始应用新生儿机械通气技术,病死率逐渐下降,抢救成功率逐年上升,前 抢救成功率为,后 抢救成功率为,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上述疗效的取得,总结以下。
放宽呼吸机的应用指征 机械通气的措施由不同医生的不同经验决定,随意性大,前 医生对机械通气指征掌握过紧,一些患儿等到病情严重时才上机,失去最佳时机,因此适当放宽指征,争取及早上机,尽快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重要器官受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在机械通气时慎重选择吸气峰压及潮气量 高吸气峰值或大潮气量因过度牵拉肺泡上皮细胞,通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机制弥漫性
肺损伤,使肺泡过度扩张。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而导致肺泡水肿和肺出血。同时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脑血管调节功能较差,脑血管压力极易随的波动而变化,发生颅内出血的可能性大,故呼吸机初调值均采用低潮气量和低气道压,尽量降低氧浓度。 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医院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这与人工气道的建立削弱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自身抵抗力低下有关,故我们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时吸痰。温、湿化监测,加强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保证足够热卡供应,对重症感染和低体重早产儿应用丙种球蛋白,每日次空气消毒。 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新生儿由于肺、脑、消化道血管相对丰富,结构脆弱,当缺氧感染、内环境紊乱时极易发生出血坏死,因此纠正酸中毒、应用安定,芬太尼镇静,应用头孢三代、泰能等抗感染,部分有条件的早产儿气管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保持内外环境稳定是减少颅内出血、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使用多巴胺 μ()。静脉点滴 ~ ,防止正压通气所致血压下降,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对重度窒息缺氧缺血者应用苯巴比妥,防止惊厥。不使用过高的吸气峰压和过长的吸氧时间,病情好转时,及时调低通气参数,防止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通气过度造成的重要脏器损伤。
晋升网()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陈树宝.儿科学新理论分析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
[]王娟,董绮薇.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呼吸机相关肺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张邵夫. 机械通气相关损伤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吴惠贞,农绍汉,谢衍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机械通气治疗及其并发症[].广东医学杂志.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