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作者:秦宏程
来源:《西部论丛》2024年第10期
习主席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目前,审计信息化建设处在具体实施的起步阶段,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对象从传统纸质账目变为电子数据,审计环境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分析和总结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模式,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有助于提升审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 一、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对象从传统纸质账目变为电子数据,审计对象在向大数据方向不断发展,面对这种变化,审计环境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一)审计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审计模式,又称审计取证模式,主要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和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发展变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数据基础取证模式进一步发生变化。一是系统控制测评需要调整。传统环境下,系统控制是数据式审计模式的重要对象。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下,由于系统来源复杂,难以继续依赖检查系统内部控制的方法,确认被审计单位所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二是审计方法对技术要求逐步提高。传统环境下,审计中间表和审计分析模型是主要的技术方法,基本可以满足数据审计的需要。然而大数据环境下,由于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等特征,审计技术方法更加需要对包括非结构化数据在内的全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三是审计程序将有所变化。传统环境下,数据式审计模式仅局限于审计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大数据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审计项目,数据分析结果甚至可以成为审计立项的依据来源,大数据分析在审计程序中的顺序将进一步前移。
(二)审计信息化建设系统集成程度不高
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审计员办公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对于一线审计人员来说多个系统多种操作方法,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工作量,背离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