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史创编 2021..02.10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重要性
时间:2021.02.10 创作:欧阳史 摘要 :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和冲突,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欧阳史创编 2021..02.10
欧阳史创编 2021..02.10
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大学生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一)客观方面
与中学相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欧阳史创编 2021..02.10
欧阳史创编 2021..02.10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二)主观方面
日常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
欧阳史创编 2021..02.10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之欧阳史创编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