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的磁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教学重点)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导线)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教学难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2、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3、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分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多股粗细不同的绝缘导线、 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铁螺栓(铁钉)
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铁螺栓(铁钉)
大螺栓(铁钉)、串联电池用的导线、大头针
2、为全班准备:较大的铁螺栓、螺帽、4米以上多股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出示电磁铁的结构图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电磁铁由哪几部分组成吗?(铁芯和线圈) 注意:电磁铁要产生磁性必须通电
2、提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样的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出示课件)
3、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电磁铁的磁力大小除了和线圈圈数有关外,还可能和其它因素有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板书课题:电磁铁的磁力) (二)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学生猜测:根据电磁铁的组成部分进行猜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板书学生的猜测: ①电池节数 ②导线粗细 ③铁芯粗细 (看学生的猜测情况来板书) ④铁芯长短 ⑤导线长短 (三)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谈话:同学们,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呢?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并填好研究计划表。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我们假设 改变的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 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吸大头针数量(个) 磁力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大小排序 实验证明: 3、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领取实验材料。
5、各小组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并填好实验记录表。 (四)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谈话:现在,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交流和讨论我们的研究成果。 2、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 (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3、简要补充讲解没有实验检的其他因素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4、教师引导总结:我们对几种假设进行了实验检验,现在我们知道了哪些因素影响了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以及是怎样影响的。(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我们共同的研究成果:
①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②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导线)的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有一定的关系。 (五)制作一个强磁力的电磁铁。
1、谈话:结合这节课,我们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共同研究以及前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全班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做出的电磁铁磁力比较强?
2、小组比赛活动
(六)全课小结,拓展知识。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很多因素,其实关于电磁铁还有很多知识,像电磁铁还可以用在电铃、电话等方面,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以后还可以继续研究电磁铁。
板书:
电磁铁的磁力(二)
①电池节数 ②导线粗细 ③铁芯粗细 ④铁芯长短
【教学反思】
1、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区级的教学展示,再加上意外的发生,紧张的情绪影响了我上课的激情,我没能用自己的的激情感染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一直到制作强力电磁铁使方才活跃起来。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情绪最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随时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2、教学时间掌控失误,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实验用电磁铁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制作,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学生操作的不熟练,用时过长;
二是由于临时的停电,许多内容无法在大屏上展示,只能是口述,既影响教学的效果,也多花了一些原计划不该花的时间。
教学时间掌控失误,让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的教学机智还有待训练与提高,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上,学科知识储备以及教学实践还远远不足。
当然,在这堂课上,我还有许多的不足,还望对会儿评课的老师以及评委老师们能给我指出,谢谢!
《电磁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准备】
1、 学生:每组1号电池2节,铁钉2根,单股网线2根,小铁钉若干、指南针2只 2、 教师:电脑课件、大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谈学习了《电和磁》一课的收获。
2、提出任务:利用前一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装置吸引小铁钉。 (二)制作电磁铁
1、学生说方法并演示把导线绕到铁钉上。
2、出示课件并提出要求:朝一个方向均匀绕导线,两端打结固定(示范方法) 3、取材料,比一比哪些组绕得又快又好!
4、用绕好的装置吸小铁钉,发现不能将铁钉吸起来。
5、领取电池实验并交流发现。(提醒:由于导线较短,只能接触很短一段时间。) 6、归纳: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7、请学生给这样一个装置命名,引出“电磁铁”概念及其组成。 8、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学生猜测电磁铁有无南北极并请说说如何判断。
2、学生交流方法、补充。(如果学生没有补充完整则设问:钉尖如果和指南针南极吸引是不是一定能证明这端是北极)
3、学生领取指南针实验并记录。
4、各组依次反馈汇总,确定电磁铁有南北极并引发新的探究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跟什么因素有关?
5、分组研究是否真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6、交流实验结果。
7、小组讨论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8、再次实验验证(控制条件)。
9、形成研究结论: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南北极跟电池正负极连接方法或线圈缠绕方向都有关。
(四)总结拓展
1、看到一大堆杂乱的钢铁,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比较方便地搬运到卡车上? 2、课件演示电磁起重机工作场景,思考如何做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 (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能接在家庭、教室的插座上) 板书:
电磁铁
组成:线圈和铁芯
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有南北极,和电池正负极连接方法、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教学反思】
我上的《电磁铁》一课,使我对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以及实验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本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与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的性质、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相关应用等。课堂上我采用我来引导和学生探究讨论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学生在我的引导中发现问题后,大胆猜测,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培养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时,我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分组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为主线,具体如下: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因此我设计由魔术引人,使学生对电磁铁产生好奇,想知道电磁铁的秘密,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分析,发现规律。通过我演示制作电磁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实验的愿望。在实验过程中,我加以巡视和指导,减少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实验后让学生汇报与交流评价实验结果,使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努力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错误。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评价等环节学会了制作电磁铁,同时也知道了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三、寻找电磁铁的应用,通过电磁起重机与电磁吸盘的影音资料,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知道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其对电磁铁原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探索电磁铁的其它用途,提高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电磁铁》一课起初的教学设计中,分组实验时每个小组只打算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后来我觉得四个学生共用一套器材,很难达到人人动手的目的,必须把开始的实验设计拆除再进行第二个对比的实验,我决定每个小组准备两套器材。本课课件的制作也很花费了一番精力,为了强调并表明电流对磁性的影响,我毅然把原课件中的电阻改成电池,一个装置使用一节电池,一个装置使用两节电池,使学生非常明确地感知到电流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地方有:一、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区别。二、我努力扮演好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角色,处理好“教、扶、放”三者之
间的关系。三、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去实验、去探索、去分析、去交流、去总结,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课教学中,让我高兴的是,在分组实验,学生不仅发现了电流和线圈匝数这两个影响磁性强弱的因素,还提出了“通电时间的长短”和“铁芯是否生锈”两个不在本课计划范围内的因素。虽然这有些令我措手不及,但我还是很开心,决定下节课继续探究相关问题。
虽然《电磁铁》一课教学效果良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困难与不足:一、电磁铁这一装置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认识电磁铁、了解其性质是很抽象、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必须以制作简易电磁铁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减小认知难度。二、本课教学中,我的语言还存在指导不到位、不够简练、不能一语中的等问题。
《电磁铁》一课的教学既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