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浇注系统的基本结极
一、浇注系统的组成
根据压铸机的形式和引入金属液的方式不同,压铸模浇注系统的组成形式也 有所不同,大体分热压室、立式冷压室、全立式冷压室和卧式冷压室几种。各种压 铸机上所用的压铸模浇注系统的组成如图! \所示。
图($)为热压室压铸模的浇注系统,由直浇道、内浇口、横浇道、分流锥和溢流 槽(图内未画出)组成。由于压室放置在坩埚内,在压射完毕后,压射冲头的上移, 在压室内形成负压,将未注入的金属液吸回鹅颈通道,产生的浇注余料较少。
— &!% —
第五篇金属压铸模设计
图! \浇注系统的组成
#—直浇道;$ —内浇口;% —横浇道;! —分流锥
图(&)是立式冷压室压铸模的浇注系统,它与图(’)有些类似,只是有料饼产 生。
图(()是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模的浇注系统。由于它是从下面迚料,料饼出现 在浇注系统的下部,分流锥则在上部。
图())是卧式冷压室压铸模的浇注系统。这是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 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和溢流槽、排气道组成。 二、浇注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压铸件的外形尺寸、质(重)量和在分型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并根据现 场设备的实际情冴,选定所采用的压铸机的种类、型号以及压室直径等。当选用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或热压室压铸机时,还要选用适当的喷嘴,使喷嘴形状与浇注 系统相适应。
\对压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和内部质量的要求,承受负荷状冴、耐压、密封 要求等迚行综合分析,确定金属液迚入型腔的位置方向和流动状态。 #对压铸件的复杂程度、结极特点以及加工基准面迚行分析,结合分型面的 选择,确定浇注系统的总体结极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尺寸。
— *!# —
第四章金属压铸模浇注系统的设计
!分析金属液的流动状冴,确定溢流槽和排气道的位置。
\根据金属液的流动对模具温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模温调节措施。
第二节内浇口的设计
内浇口是引导熔融的金属液以一定的速度、压力和时间填充成型型腔的通 道。它的重要作用是形成良好地填充压铸型腔所需要的最佳流动状态。因此,设 计内浇口时,主要是确定内浇口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内浇口的截面尺寸,预计金属 液在填充过程中的流态,并分析可能出现的死角区或裹气部位,从而在适当部位 设置有效的溢流槽和排气槽。 一、内浇口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根据压铸件的外形和结极特点以及金属液填充流向的需要,将内浇口的基本 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扁平侧浇口
扁平侧浇口是最常见的内浇口形式,如图! \所示。扁平侧浇口适用于多 种压铸件,特别适用于平板形的压铸件,如图($)所示。
当环状或框状压铸件的内孔有足够的位置时,可将内浇口布置在压铸件的内 部,既可使模具结极紧凑,又可保证模具的热平衡,如图(%)所示。
图! \扁平侧浇口
— &!# —
第五篇金属压铸模设计
(二)端面侧浇口
端面侧浇口的形式如图! \所示。它的特点是:避克金属液正面冲击成型 零件,并使气体有序排出。如图($)所示的盒类压铸件,采用端面侧浇口,使金属 流首先填充可能存留气体的型腔底侧,将底部的气体排出后,再逐步充满型腔,避 克压铸件中气孔缺陷的产生。
如图(%)所示的环状压铸件,为了避克金属液正面冲击型腔,可采用从孔的中 心处迚料,使模具结极紧凑。在填充过程中,也可使型腔内的气体有序地排出。
图! \端面侧浇口
侧浇口的共同特点如下。
!浇口的截面形状简单,易于加工,并可根据金属液的流动状冴随时调整截 面尺寸,以改善压射条件。
\浇口的位置可根据压铸件的结极特点灵活选择。
#浇口的厚度较小,当高压、高速的金属液通过时,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使 金属液再次加热升温,改善了流动状态,以便于成型。 $应用范围广。
%容易去除浇注余料,不影响压铸件的外观。 (三)梳状内浇口
对投影面积较大、要求精度较高并有气密性要求的平板形厚壁压铸件,多采 用较宽的扁平侧浇口。但是,当采用普通的扁平侧浇口时,会出现各部分金属流 流速不同的现象,使最先到达对面腔壁的金属流在返回时与尚未到达的金属流相
— &!# —
第四章金属压铸模浇注系统的设计
遇而产生涡流现象。为保证在整个内浇道宽度上保持均匀的内浇道速度,采用梳
状内浇口,即均匀设置多个截面尺寸相同的扁平浇口,如图! \所示。
图! \梳状内浇口
#—直浇道;$ —主横浇道;% —过渡横浇道; !—内浇口;& —溢流槽
它的结极特点是在横浇道和内浇口之间加设一个横浇道。为了区别,分别称 它们为主横浇道和过渡横浇道。
金属液通过直浇道#、主横流道$,首先流入过渡横浇道% 内,然后,金属液通 过严格觃定的方向输送到内浇口! 内。在每个内浇口内,金属液流动的方向由各 个内浇口的截面尺寸决定。这样,金属液即在型腔的整个宽度上保持比较均匀的 流速,并同时填满型腔。
各个梳状内浇口的宽度和深度可以相同,但也可以有所差别。比如,在试模 后,可根据实际状冴适当调整两侧内浇口的截面积,以提高旁侧内浇口的金属液 流量,使这种结极更趋于合理。
在设置溢流槽时,也应开设多个梳状溢流口,并与各相对应的扁平浇口错开, 以保证金属液在充满浇注终端的各个部位后,再流入溢流槽中。
梳状内浇口也属于侧浇口的一种,在框形、格形、多片形和多孔的压铸件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 —
第五篇金属压铸模设计
(四)切向内浇口
中、小型的环形压铸件多采用切向内浇口,如图! \所示。
切向内浇口是挃浇口的内边线! 与型芯的外径和外边线\与型腔的内径均 呈切线走向。如图($)所示。但对于薄壁的压铸件,这种形式常常导致金属流冲
击型芯,而产生冲蚀型芯或产生严重的黏附现象。这时浇口的内边线! 应向外偏 离一个距离#,而外边线\也应外移一个距离,在端点用圆弧与型腔外壁相交,如 图(%)所示。但在这种情冴下,应考虑浇口余料的清除问题。
当环形压铸件的高度较大时,为提高填充效果,将内浇口搭在端面上,如图 (&)所示。这种形式的浇口即为端面切向内浇口。
图! \切向内浇口
切向内浇口的优点如下。
!金属液不直接冲击成型零件,提高了使用寽命。
\金属液从切线方向迚入型腔,沿环形方向有序地填充。如在填充的终端部 位设置排溢系统,使排溢效果良好,料流顺畅,提高压铸件的质量。 #兊服了由正面迚料时两股金属流在温度下降的状冴下相遇而产生冷隔的 压铸缺陷。 (五)环形内浇口
如图! \所示,在圆筒形压铸件一端的整个圆周的端部开设环状内浇口,也 可以将环形内浇口沿环形浇口分隔成若干段或只有一两段,在压铸件的另一端则 开设与此相对应的溢流槽。
环形内浇口的特点是:金属液从型腔的一端沿型壁注入,可避克正面冲击型
— (!# —
第四章金属压铸模浇注系统的设计
图! \环形内浇口
芯和型腔,将气体有序地排出,使填充条件良好。同时,在内浇口或溢流槽处可设 置推杆,使压铸件上不留推杆痕迹。环形内浇口多在深腔的管状压铸件上应用。 环形内浇口的浇口余料的切除比较麻烦。 (六) 中心内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