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江省六校2011年4月高三联考试卷(自选模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10分)

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4分)

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3分)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3分) 13、(1)如图,一足够长的气缸被一活塞分隔成左右一室、且它们分别与其它具有不同气压(左为P1、右为P2)的恒压气源相连(图中未画出)现拔出销钉,活塞向右移动使右室气体体积减少了△V,则活塞对右部气体做功为(不计摩擦):( ) A、P1△V B、 P2△V C、(P1 -P2)△V D 、(P1 +P2)△V

(2)一个教室(10m×10m×3.5m)内的空气质量约是(已知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克/摩尔)( )

A、150克 B、 150千克 C、0.5 吨 D 、1.0千克 (3)关于氦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贮存在核内的能量

B、它是原子核内部由于巨大的核力作用而贮存在核内的能量 C、它等于二个氘核结成氦核释放的能量

D、它等于把氦核分解为二个质子与二个中子需要的能量 14、(1)用活塞式气筒给车胎打气,打气筒出气口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来自于活塞与气筒之间的摩擦生热 B、热量来自于活塞迅速压缩气体做功 C、气体压缩过程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过程 D、气体压缩过程可以认为是一个等温过程 (2)下列过程可能实现的是( ) A、物体的熵减小

B、物体吸热但温度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但分子动能减小 D、物体的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

(3)某杂技运动员甲骑独轮车表演,设运动员甲及车子的总质量为M大气压为P0温度为T1,开始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1,则 ①此时轮胎内的气体压强为( )

A、Mg/ S1 B、P0 C、P0 -Mg/ S1 D、P0 +Mg/ S1 ②若运动员甲上又来另一运动员乙(质量为m),再设轮胎内气体体积不变,温度不变,则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为多大?

③若乙运动员坐在甲肩膀上时,只是轮胎内气体体积不变且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为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1S1,则轮胎内的气体温度变为多大? 15.(化学与生活)

下表列出了常见的烟气脱硝的三种方法: 编号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名 称 尿素法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 电学法 原 理 在温度70~95℃时,尿素溶液吸收NO、NO2 ,将其转化为N2 以NH3等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x还原生成 N2和H2O 以连二亚硫酸盐为氧化还原中介剂,将NOx还原为N2和N2O ,连二亚硫酸盐被氧化成SO32- ,经电化学还原而重复使用。采用内电池模式将 SO2氧化为硫酸,在外电池模式时,电池可再生。 (1)尿素与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N2(g) + O2(g) 2NO(g) △H= 180.6kJ/mol

N2(g) + 3H2(g) 2NH3(g) △H= -92.4kJ/mol

2H2(g) + O2(g) 2H2O(g) △H= -483.6kJ/mol

则4 NO(g) + O2(g) + 4 NH3(g) 4N2(g) + 6H2O(g) ; △H= kJ/mol (3)氨气与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对脱硝率影响如下左图,从图中知,则适宜的温度是 ;适宜的n(NH3)/n(NOx)比为 ;若NOx中,x增大,维持n(NH3)/n(NOx)不变,可采取的合适措施是 。

(4) 二氧化铅-连二亚硫酸盐工艺是德国化学设备协会开发的典型电化学法脱硫脱硝工

艺,其工艺流程见上右图。在电池模式时,二氧化硫被吸收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外电池模式(电解),连二亚硫酸盐再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16.(化学与技术) 锂被誉为“高能金属”。工业上用硫酸与β-锂辉矿(LiAlSi2O6和少量钙镁杂质)在250~300 ℃反应,生成Li2SO4以及硅铝化合物、MgSO4等,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AlSi2O6的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X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解释流程中前后两次使用的Na2CO3溶液浓度不同的原因。

; (4)将盐酸与Li2CO3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再将其熔融电解生产锂。电

解时

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请解释混有少量氧气的原因。

(5)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请写出锂吸氢和放氢(有水参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题号:17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

自来水如果被含人畜粪便的生活污水污染,就可能引起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等。人们常用大肠杆菌作为判断自来水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我国规定1000mL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3个。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检查某自来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⑴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⑵ 为了获得大肠杆菌,通常要用培养基进行分离和培养,一般用LB 培养基进行分离;若要将已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通常用的是LB 培养基;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为了使培养基凝固需要用到 。

⑶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自来水样品的平面培养基置于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面培养基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培养24h后,观察到平面培养基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自来水样品中有 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自来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

⑷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

题号:18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10分)

生物科学与农业、工业、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健康食品中使用的甜味剂常是高果糖浆,高果糖浆是淀粉通过一系列酶催化作用转化

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 ① (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异构酶、纤维素酶) (2)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

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逆转录 剪切、拼接 含有A基因 导入 提取 获取 DNA 病毒 RNA 受体细胞 A基因 重组DNA

合成

注入 效应B A蛋白 小鼠皮下 淋巴细胞 筛选得 抗A蛋白的 X 单克隆抗体

小鼠骨髓瘤细胞

上图中涉及到哪些生物工程? ② ,获得的X是 ③ 。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 ④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用图中的 ⑤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3)常见的生物性污染有病原体污染、变应源污染和 ⑥ 。为了确定新发现的传染病

的病原体,我们应使用 ⑦ 原则的四条标准。

(4)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时常发生,请说出3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 ⑧

答案: 题号01

(1)作者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语越来越密。首先是,视觉由远渐近。先是“潮头一线”,此其一。稍近,则“隐隐露白”,渐渐增加了形容:“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此其二。渐近,则“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此其三。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2)比喻。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等极多,任选一处说明即可。

烘托。以描写观者的表现来烘托白洋潮的写作方法。文章从三个方面的效果来写飓风。先是观者退避,这是从行为效果上表现潮水。接着写到潮水使人“着面皆湿”,这是从观潮者的感觉效果上表现潮水。再后是观潮者“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从观潮者的心理效果上表现潮水。

想象。潮水之大骇人。最后作家又留下了一笔:推想,在白洋山以外,还可能更为壮观。文章已经结束了,而读者的想象却没有结束。

题号02

(1)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这几句诗已够精采了,但更精采的还在后面。“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白衣”和“微黄”的灯光构成反差,似有所指。

(2)动静结合。前面几句都是静的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而“草原上流着??的烟??”这一句作了动的描写: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黎明时,空气是新鲜的,四周那么安静,这烟也是新鲜的。这种感觉极为准确。“乳液似的”,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之美描绘出来了,而且可看可触摸。以“乳液”来形容烟,可谓精妙绝伦!

直抒胸臆。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诗人自己好像再也忍不住了,要发出感慨。第二段的头两句,即诗人直抒胸臆:“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对比。“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把灯光与日光对比,有其更深刻的哲理性的含意。灯光,在夜里是辉煌的,为田野照明,为行人指路。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灯光已暗然失色了。黎明,以它辽阔的、无所不至的、清新的光,照向田野,使田野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灯光,与黎明之光无法比拟,也无法抵挡。灯光显得窘迫,无论灯光怎样“挣扎”,怎样不愿“让位”,但已无济于事。对比有以下作用:①用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刻划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②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样美丽的景色。只有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使人看到。③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

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两个“看”字: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份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这两个“看”字,同是一个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则有了不同的作用和份量。可见,诗人在用这两个“看”字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写诗最忌重复,但这两个“看”字“重复”得好!

3、用数学归纳法。

(1)n?2时,由已知a2?a1?a1??(a1?(2)假设对正整数k(k?2),不等式ak?1k?2212)?214?14?12?2,不等式成立。

成立。

122 由已知ak?1?ak?ak,注意到函数f(x)??x?x在x?[0,]上是增函数,又当

2k?2 时,[0,1k?2]?[0,12],于是f(x)??x2?x在x?[0,1k?2]上也是增函

数,所以

ak?1?ak?ak?21k?2?(1k?2)2?k?1(k?2)2?k?1k2?4k?3?1k?3?1(k?1)?2,因此,

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浙江省六校2011年4月高三联考试卷(自选模块) 

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10分)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4分)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3分)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3分)13、(1)如图,一足够长的气缸被一活塞分隔成左右一室、且它们分别与其它具有不同气压(左为P1、右为P2)的恒压气源相连(图中未画出)现拔出销钉,活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h8wd19fr502tjb2ira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