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中当代艺术思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中当代艺术思维

摘要:当代的艺术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较高的相通性,“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是“意”“物”“文”三者的关系,即用当代艺术的观点来看就是“作者想传达的内容”“作品所呈现的内容”以及“观者所感受到的内容”的联系。

关键词: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古代文学;当代艺术

一、“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缘起

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篇重要的论文。这篇文章对文艺创作理论提出了颇为深刻的分析。《文赋》开篇云:“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陆机认为创作中的最大困难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大意是说:在文艺的创作中,或者在文艺创作的历程之中,首先是创作者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观察外物、感触外物,得出心象,把心象表现于文词。在这样一个历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关系;这两个阶段分别是“意”与“物”的关系;和“文”与“意”的关系。“意”与“物”的关系,即主观意识在观感外在世界时,得出的心象的完美程度是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而文艺的高下标准有一部分决定于两者能否相称的问题。“文”与“意”的关系,主要是指得来的心象,被表现于文词,然而文词所呈现的“象”是否能与创作者原先的心象相及。文”永远不可与“意”相及,因为文词只是一种有限的外在符号,其所含的意义只是约定的,它不可能完全装载一个人心中的心象。但是“意”得通过“文”的形式传递出去。

二、“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与当代艺术的想通性

在当今艺术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一流在作品是作者所传达的“意象”和作品所呈现的“物象”达到统一的高度,即观者看到作品后的感受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基本相;二流的作品则是作品所呈现的“物象”到达一定的高度,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却是相对较低的层面。”这个和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有着大相径庭之处。美国学者哈尔.福斯特认为当代艺术就是反对美学,反对形式,美学的种种特性:无利害、无目的、普遍性、物资性以及非历史性等等,在后现代的文化体系中已开始变得不合时宜,当代艺术的主题与内容,也应该或已经从表现美、逐渐让位于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的关注。1即是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也是内容所在,艺术家将自己对时代的感受和主观意识呈现在作品之中,又通过作品把作者的感受和主观意识传达给观者。这与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中“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是一个意思,可看出现当代的艺术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是有很高的相通性,“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是

“意”“物”“文”三者的关系,即用当代艺术的观点来看就是“作者想传达的内容”“客观事物的内容”以及“作品所呈现的内容”的联系。 三、古今艺术中观念的表达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问题的思考意识,文学作品也早已达到思想的一个高峰,作品不在是以绚丽形式和简单的叙事,而是附带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以及自身的精神意识。以杜甫为例,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这句诗歌除了作者用词豪迈外,还能让读者感受出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时代特点,以及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精神。同为艺术其观念和表现形式的高度拿到当代艺术中也是一流之作,其作品的问题意识通过自身和所处社会的状态相互联系,而引发出强烈冲击力的艺术共鸣。中国古代艺术中与文学艺术同根之源的便是中国画,其感情表达也有着极强的精神诉求;在明末清初有一个画家叫朱耷,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落发为僧。他的每一幅画中所画动物眼睛都往上翻,这

是朱耷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他自己心情的愤怒与对世俗的不懈。此时的作者已经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观者通过这个作品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存在,以及让观者不禁思考“为什么动物眼睛会向上翻?”从内而外的引发出观者的思国之情。同样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以及问题意识的思考;当代艺术家博伊斯有一件著名的作品《油脂椅》,这件作品是用动物油脂堆积、倚靠在一张普通的椅子上“装配”而成。材质选择上,博伊斯选取了个人偏好但同时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的媒材(油脂、蜂蜜、动物身体等)之一;如果人们不了解博伊斯就很难知道博伊斯想表达什么,为什么用油脂?这里博伊斯就是作品的一部分,只有了解博伊斯才知道他用油脂是因为二战时期他曾是飞行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坠机受伤被苏联当地居民所救,醒来后发现身上裹满了油脂。此时的“油脂象征着死亡与再生,以及怜悯的可能”。油脂虽无活力,但可以转换成无穷的能量;椅子即是躯体或人的隐喻,通过作者、油脂、椅子来传达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这与杜甫和朱耷的思想都有极高的高度,虽然古代文学及古代绘画艺术与当代艺术与相差时间较远,但是其艺术精神和内涵完全可以与今相媲美。

四、超以象外,得其寰中

艺术之中“意”能“称物”,“文”必“逮意”是一件好作品的必然所在,其强调生活实践和创作者的思想认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它遵循的是一条由“物”到“意”到“文”的创作路线。无论是古还是今都存在的情感以及自身所处时代的思考,而在当代艺术中这种思考这是作者的“意”,也是内容之所在;“物”则是客观事物,也恰恰是“意”的源泉;“文”只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表现形式。然而三者的有机结合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或许就是艺术魅力之所在。因为当代艺术中的“文”并没有特定的指向,一切都是一种感觉,如何在当代艺术中达到“意”能“称物”,“文”必“逮意”或许只能用司空图《二十四诗》中“超以象外,得其寰中”来解释。有时刻意的追求或许无法达到,我们更应该放弃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用心去感受,就犹如杜甫、朱耷、博伊斯的作品,观者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这种境界犹如道家的“天人合一”玄而又玄且靠悟性才能达到,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内有感而发自然而然的产生。这需要人生经历和切身感受以及“意”和“文”达到一定高度,进入其中“超以象外”而“得其寰中”。 参考文献:

[1]《时代的呼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艺术》,李淑颖,大众文艺2019年17期,第136页

[2]《文心雕龙》 刘勰,王志彬(译) 中华书局 2012年版

[3]《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 [4]《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中当代艺术思维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中当代艺术思维摘要:当代的艺术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较高的相通性,“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是“意”“物”“文”三者的关系,即用当代艺术的观点来看就是“作者想传达的内容”“作品所呈现的内容”以及“观者所感受到的内容”的联系。关键词: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古代文学;当代艺术一、“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h8nq39bvu3cwgi893aj3uh255c6oi00c4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