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记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记忆

第一节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便产生感觉知觉,当刺激停止作用时,感觉信息仍按原来的形式保持一个极短暂的瞬间,犹如按原先的样子登记下来,这种短暂的保持或登记就是瞬时记忆。在瞬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0.25~2秒。在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具有的物理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保持的材料如果经过注意,它就转入短时记忆,如没有被注意,它就会很快消失。 斯珀灵针对传统的记忆方法的缺陷,设计了部分报告法。这种方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他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出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根据被试者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者的记忆量。 二、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是指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广度(记忆广度指材料呈现一次后被试者能记住的最大值)大约为7±2个组块。但如何组织好材料,在记忆储存的能量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特点——以听觉编码为主

大多数的人认为短时记忆是以听觉方式编码的。英国心理学家康拉德(Conrad,1964)做了实验,他用两组容易混淆的字母。BCPTV和FMNCX为实验材料,发现记忆混淆经常发生在声音相似的项目间(如S和X)。但在短时记忆中还具有其他方式的编码。

(三)短时记忆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1.记忆广度法

记忆广度法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最早研究的是贾克布斯。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3到12个左右的数字符号。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 2.分散注意法

分散注意法程序的关键是在记忆的保持阶段。为了防止被试者利用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上转移开来。1959年彼得森他们设计被试者对三个字母的组合或三个辅音字母的组合进行测验。后来默多克也做了类似的实验研究。 三、长时记忆

(一)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实验

认知神经科学以多重记忆系统(multiple memory system,简称系统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不同记忆系统的特征及神经基础。系统说以实验性分离为依据,虽然有关记忆系统的分类不统一,但都认为脑内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多个记忆系统和子系统。对于多重记忆系统的认识大多来自对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病人的分离现象的研究。其次,动物实验、脑功能成像研究等也是研究学习记忆的重要方法。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大类。Schacter(1987)又将长时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种,而Squire等(1993)则将长时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大类,它们又分别包括不同的记忆形式。

图尔温等人(Tulving et aL 1985)提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现象)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且用随机独立性的概念来论证这个观点。但威瑟斯宠等人用实验证明:在两种内隐记忆测验间发现了随机独立性,这就出现了矛盾。1990年图尔温设计了新的实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多重记忆说的观点。实验发现:在外显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的线索,结果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相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关;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的线索,结果却是无关的,由此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的 表征是不同的。

斯夸尔(L R.Squire)把记忆分为两类: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另一些神经生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知觉表征系统和语意记忆系统。 (二)长时记忆的编码特点——以语义编码为主

将信息成功地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为了做到深度加工,人们往往忽略了刺激的物理特征或其他细节,集中在信息的意义方面。因此,在短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听觉代码,而在长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语义代码。或者说,在长时记忆中,人们更多地对一般意义或一般的观念编码,而不是去记事物的特定细节。

在长时记忆中,语义代码占主导地位。在一个经典研究中,将24对联系紧密的单词(如桌子一椅子,粉笔一黑板等)打乱次序后组成一个48个单词的词表。呈现后让被试自由地回忆这些单词。虽然在呈现时这些单词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回忆时,人们还是把联系紧密的词汇放在一起回忆。在呈现时即使把“桌子”和“椅子”用17个其他单词分割开,回忆时还是将它们放在了一起。而且,词表中各对单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准确再现的比例越高。因此可以证明,被试在刺激呈现时就已经根据刺激之间的语义联系将它们组织在一起了。 (三)长时记忆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1.回忆法

(1)系列回忆法。这种方法的主旨是要测量被试者达到某种记忆标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学习遍数,所以又称为学习时间法。其基本程序是:实验者根据材料特点先确定“熟练的标准”,要求被试者背诵实验材料,直到符合标准为止。为了达到所定“标准”,被试者需要一定时间或者经过多次“尝试”,实验者再根据时间或遍数确定被试者的回忆水平。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2)对偶回忆法。又称成对联合法,运用这种程序可以避免刺激项目的双重作用。这种实验一般有两种程序,一是预期法,二是检验法。

(3)自由回忆法。这种方法对所回忆的资料在顺序上不加限制。体现了三个规律:能体现系列材料的效应;表现出一定的结构;并没有耗尽全部有关的记忆。 2.再认法

这是检查记忆保持量的方法,它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试者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 3.再学法

也叫做节省法,是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 4.重建法

重建法的程序简单地说就是请被试者复现刺激项目的次序或排列。

第二节知识的运用

一、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Tulving于1972年提出了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两种形式: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情节记忆接收和储存的信息都是按发生的时间,以及事件之间的时空关系排列的。语义记忆接收和储存的是各种知识,与时间地点无关。 二、语义记忆的网络理论

语义记忆是由词与词(及其概念)之间的联系交织而成的一个巨大的网络,知识的提取就是这个网络作用的结果。

Collins和Quillian(1969)提出,在长时记忆中,概念被分层次地组织成有逻辑性的种属关系。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三、语义记忆的集合理论

语义记忆是由许多集合构成的系统,即概念在语义记忆中是以信息集合来表征的。

Meyer的预测相交模型。 四、语义记忆的特征比较理论

Smith,Shoben,Rips等于1974年提出。其主要观点是:语义记忆中的任一项目的涵义是由语义特征集合来表征,根据作用不同,这些特征分为定义性特征和描述性特征。

在比较时,首先判断所有特征相同程度,如果基本相同,就反应“相同”;如果基本不同,就反应“不同”;如果中度相同,则进一步比较定义性特征,从而做出判断。

第三节启动效应和内隐学习

一、内隐记忆的研究

内隐记忆又称非陈述性记忆,它是指对先前的经验不需要经过有意识提取的一类记忆形式,与之相对的是外显记忆或陈述性记忆。在过去的20多年里,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各个领域中都逐渐深入。经典的内隐记忆的测量方法有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两大类。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的主要形式之一,即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或类似任务的促进作用。启动效应分为直接启动和间接启动。 (一)启动效应

知觉表征系统(PRS)是对形式和结构的加工及表征系统,与词或物体的意义或联系无关。PRS是与知觉启动相关的记忆系统,它的发生也较早,对药物不敏感。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启动效应的性质是很重要的,但要对启动效应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就必须对它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包括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和脑功

实验心理学第十章记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十章记忆第一节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一、瞬时记忆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便产生感觉知觉,当刺激停止作用时,感觉信息仍按原来的形式保持一个极短暂的瞬间,犹如按原先的样子登记下来,这种短暂的保持或登记就是瞬时记忆。在瞬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0.25~2秒。在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具有的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gyx48olbf0wk4t3w2e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