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夏季水温对鱼类的影响精选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夏季水温对鱼类的影响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夏季水温对鱼类的影响

水温对水体中溶解氧、pH及氨态氮等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水体中溶解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溶量均与水温有关,夏季水温升高,鱼类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大,由于浮游生物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水中溶解氧也随之发生变化,晴天较阴天含氧量高,白天较夜晚含氧量高,晴天下午含氧量最高,黎明前含氧量最低,当水中溶解氧量低至毫克/升,鱼类即开始死亡。因此,夏季应特别注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可采用增氧设备增氧,使水中溶解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左右。

另外,水温还是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温度较高有利于水中植物及浮游生物生长,而水中pH变化主要由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引起,白天植物及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下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大于鱼类等生物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速度,pH值上升;晚间光合作用停止,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pH值随之下降。

含氮有机物分解,水生生物(包括鱼类)代谢以及反硝化细菌还原可以产生水中氨态氮,水中氨态氮含量与pH及水温成正相关关系,氨易溶于水,并对鱼类有毒害作用。因此,夏季高温时可以采取降低养殖密度、减少饲料喂养次数以及换水等方法,对水中的氨态氮加以控制。

水温对鱼类感染疾病的影响:夏季由于水温高,水质较肥,水中病原体大量繁殖,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池水负载量大,可能会降低鱼类本身抗病能力,使其干扰病原菌。

进入高温季节后,淡水鱼类易发暴发性出血病,该病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弧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水温持续在28℃以上最易暴发流行,感染早期鱼体体表各器官均出现轻度出血,严重感染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因此,必须做好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药物消毒、换水保持水体清洁,降低养殖密度,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或适当减少饲料投喂,使用增氧机及时降低水体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

综上所述,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投饵、施肥多,最易导致水质变坏;同时水温高,寄生虫与致病菌大量滋生,易引起淡水鱼暴发性疾病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对夏季淡水鱼养殖进行科学管理,包括水质状况的检测以及鱼类疾病的监控等,是实现夏季淡水鱼养殖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夏季水温对鱼类的影响精选文档

夏季水温对鱼类的影响精选文档TTMSsystemofficeroom【TTMS16H-TTMS2A-TTMS8Q8-夏季水温对鱼类的影响水温对水体中溶解氧、pH及氨态氮等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水体中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gv688tnoo2xzhu2kzn0175lm26kup00a2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