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一、方法简介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法”(以下简称“分级法”)是1990年代由我国原化工部青岛劳动保护研究所开发的。该方法吸收了国外相关评价方法的长处,结合我国化工企业特点,提出了以单元评价为基础,综合评定整个企业危险等级的方法。
分级法以物量指数(表示加工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毒性及其数量和状态)为基础,以物量指数与工艺系数(表示工艺和操作过程的危险性,取值大于1)、设备系数(表示设备本身及其运行条件的危险性,取值大于1)、厂房系数(表示厂房结构及间距的安全条件,取值大于1)、安全设施系数(表示保护系统的完备和有效程度,取值小于1)、环境系数(表示事故对企业周边的影响,取值大于1)的乘积为工厂固有危险指数,再以工厂固有危险指数值所对应1~5个等级确定工厂固有危险等级。工厂固有危险指数大或工厂固有危险等级数值小,均表示企业危险程度高。在得到化工厂固有危险等级后,进一步利用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求取工厂安全管理等级。最后综合固有危险等级和安全管理等级,得到化工厂的实际危险等级。
综上所述,该方法是以化工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物质、物量指数为基础,用工艺、设备、厂房、安全设施、环境等状态为固有危险因素,再用工厂安全管理系统的系数修正后,得出工厂的实际危险等级。
该法操作程序简单、评价重点突出,适用于对我国化工类企业进行安全评价。
二、分级法评价程序
分级法的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z
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 工厂固有危险指数 安全设施α4 状态系数K 单元危险指数 g = WFα1α2α3α4α5 物质火灾、爆炸性指数F 物质指数M = F+P 物质毒性指数P 单元 物质量W 物量指数WF =(∑MiKiWi) 31/3工艺系数α1 设备系数α2 厂房系数α3 z
三、各项系数选取原则
(一)确定物质指数
将工厂按工艺过程或装置布置分成若干单元,先查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指数(F)、毒性指数(P),然后求出物质指数M:
M = F+P
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指数按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表确定(见表1)。
表1 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表 类别 火灾、爆炸特性 1.1.1 不溶于水 1.1 闪点<0℃ 1.1.2 可溶于水 1 闪点<28℃易燃液体 1.2.1 不溶于水 1.2 闪点0~<28℃ 1.2.2 可溶于水 2 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 2.1 对空气密度大于1 2.2 对空气密度小于或等于1 19 25 23 30 26 21 21 指数 23 甲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迅速产生可燃性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26 z
z 类别 火灾、爆炸特性 6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 遇水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的固体物质 1 闪点在28℃~60℃易燃、可燃液体 2 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 乙 3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 助燃气体 6 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集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1.1 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 1 闪点>60℃可燃液体 丙 2 可燃固体 丁 戊 难燃烧物品 非燃烧物品 1.2 可溶于水的可燃液体 8 4 2 0 8 12 8 10 10 1.1 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 1.2 可溶于水的易燃液体 2.1 对空气密度大于1 2.2 对空气密度小于或等于1 指数 28 21 18 16 22 20
(二)确定物质毒性指数(P)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中分为4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和轻度危害,其值分别为30,16,8,3。
物质的毒性指数,可根据表2确定。
表2 物质的毒性指数 毒性指标 吸入LC50 经皮LD50 经口LD50 毒性指数 危害程度 极度危害 <100 30 高度危害 100~2000 16 中度危害 2000~20000 100~500 <25 8 轻度危害 20000~200000 500~2500 25~500 3 (三)确定物量指数(WF)
单元物质的物量指数是由物质指数、物质的质量和状态系数(表3)按下式求出:
z
z
式中,WF——物量指数;
Mi——物质指数; Ki——物质状态系数; Wi——物质的质量,t; i——第i项。
经计算得出的物量指数低于单元中可构成危险物质中最危险物质的物质指数时,则按该物质的物质指数计算值计。
表3不同状态下的物质状态系数表 物质位置 生产工艺 贮存 * 为爆炸物品的状态系数
物质形态 气体 400 80 液体 20 4 固体 2(75*) 0.4(15*)
(四)确定工艺系数及其修正指数
工艺系数由作业方式、物料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操作浓度、作业危险度、明火作业、静电危害等8项修正指数按下式求出:
式中,α1——工艺系数;
B1——作业方式修正指数; B2——物料温度修正指数; B3——操作压力修正指数; B4——操作流量修正指数; B5——操作浓度修正指数; B6——作业危险度修正指数; B7——明火作业修正指数; B8——静电危害修正指数。
下面对各个修正指数如何选取进行说明。 1、作业方式修正指数B1
z
z
作业方式修正指数B1按化工生产作业方式,分为4级(见表4)。
表4 作业方式修正指数表 作业方式 单纯物理输送和贮存 连续性作业 间歇性作业 同一装置多品种的作业 *为透平式压缩机的指数值 **为往复式压缩机的指数值
修正指数 0(50*)(20**) 2 3 5 2、求物料的温度修正指数B2
按物料的温度特性,其温度分为5种,见表5。
表5 物料温度修正指数表 物料温度 >自燃点 >沸点 >闪点 >熔点 <熔点 修正指数 40 25 15 5 0 当一种物质满足表5中2个或2个以上条件时,物料修正指数取最大值。 3、操作压力修正指数B3
操作压力修正指数B3按操作压力的表压分为10级,见表6。
表6 操作压力修正指数表 作业压力,MPa 0 >0~0.1 >0.1~0.3 >0.3~0.8 >0.8~1.6 >1.6~3.0 修正指数 0 2 5 10 15 20 作业压力,MPa >3.0~10 >10~25 >25~100 100 <0且空气进入系统可引起危险 修正指数 25 30 35 40 20 4、操作流量修正指数B4
主要危险物质的操作流量修正指数B4分为6级,见表7。
表7 主要危险物质的流量分级表 液体流量 气体流量 修正指数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