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优质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8 童年水墨画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2.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溪边》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欣赏诗歌的背诵下来。 语言美、画面美,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3.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按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欣赏诗歌的语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言美、画面美,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尝试写一首儿童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诗。 4.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会[教学课时] 2课时 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尝试写一首儿童[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童年》,学生欣赏歌曲,互相交 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交流: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相信大家童年时都会有过幻想和一些快乐的时光吧!请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一下吧!(学生畅所欲言) 3.导入课题: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张继楼,1926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从1956年出版第一本童话诗集《母鸡和耗子》至今,先后出版了《唱个歌儿给外婆听》(1960年)、《夏天到来虫虫飞》(1963年)、《在农村的田野上》(1964年)、《写给孩子们的诗》(1979

年)、《种子坐飞机》(1983年)、《东家西家蒸馍馍》(1986年)《小蚱蜢》(1989年)、《新编晚安故事365》(1993年),并主编了《中国当代儿童诗选》《中国儿歌金库》等33种儿童文学读物。作品曾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三等奖、四川省第二次少年儿童读物评奖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奖、建国40年重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请大家自由读诗,读准字音,1.看拼音,写词语。 pū teng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 ) 2.先在小组内读诗、互评、互相正音。品味诗的语言美,画面美。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4.师生交流诗的大概内容。(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场景。) dǎ suì ( ) hú lu ( ) mó gū ( ) 三、了解作者的写作过程。 1.作者自述写儿童诗的开端。 2.比一比,组词语。 默( ) 墨( ) 我生在农村,婴儿期就受口传心授的民间文学的熏染( ) 杂( ) 陶,熟记江南传统童谣。因此,我学习儿童文学,是从拨( ) 拔( ) 写儿歌开始的。如被选入幼儿语言教材的《小蚱蜢》,和浪( ) 粮( ) 被收入多种儿童文学作品选的《夏天到了虫虫飞》,都是3.按原文填空。 儿歌。 2.自述《童年的水墨画》的创作。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 ,山溪像 (1)记得第一首写的是《街头》,那时重庆市文联(我 一样平静。人工作的单位)坐落在一背街处,巷口有好几个小书摊。影给 染绿了,一架小人书,几张小板凳,自成一个小天地。常见三三钓竿上立着一只 两两的小孩埋头、弓腰在看连环画,一看就是半天。这 。忽然扑给我的印象很深,也给了我写作的冲动。本想用儿歌的腾一声 碎了,草形式来表现,但用三、五、七的句式,很难生动刻画出地上蹦跳着 和 。

所见场景。于是,我便试着用字数可多可少、较自由的 句式描写,一下写了6行,还比较顺手,决定继续尝试。 (2)《花前》这首诗是我陪小孙女去公园练习写生时留下的印象。正是春天,百花齐放,蜂飞蝶舞,常有小蜜蜂在身旁飞过,才有“一只蜜蜂绕着画低飞了一圈,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的想象。 (3)《江上》一首,是我童年生活的回忆。小时候有年夏天,在家乡的小河里游泳,和一位表哥在水中争夺一根撑船的篆竿。两人面对面站在齐胸深的水里,各自抓紧篆竿,一拉一推。篆竿在胸前晃动,忽听“啪”的一声,篆竿一下重重地碰在嘴上,把一颗门牙打断,终身成为“缺牙巴”的诨名,对“一阵浪花,两对虎牙”,印象终身难忘。 (4)写了《江上》后接着写了《溪边》《树下》《林中》三首,分别刻画了钓鱼、做游戏、拾蘑菇的情景,都是我童年生活的写照,用的都是白描写法,没作过多的心理描写,像录像一样,摄下一个个场景。虽叫《童年的水墨画》,但画面应该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这就是诗和画的区别。 3.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场景。(配乐) 三、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1.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菇”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 (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山溪比作绿玉带。) (2)人影给吸水染绿了(这个“给”就是“被”的意思,不是“把”的意思;“染”字使静景有了动感。句子是说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 (3)“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从这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这说明什么?(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体现出这个场面的欢声笑语,富有感染力。笑声和鱼儿一起在草地上蹦跳,笑声好像有了生命。从这句诗中,我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我”钓到了鱼,一拎钓竿,所以水面上的人影“碎了”;草地上,鱼儿蹦跳着,还有“我”开心的笑声。这说明了儿童生活的快乐。) (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水葫芦”:本意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借它代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相对。后文的“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印证了“水葫芦”水性很好。) (5)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头戴斗笠采蘑菇孩子的样子。把孩子们融入了大自然。) 4.朗读诗歌,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1)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板书:溪边——钓鱼) ②孩子们在江面上打水仗。(板书:江上——戏水) ③孩子们头戴斗笠像蘑菇一样。(板书:林中——采菇)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诵课文。 2.指名多个学生读背诵《溪边》。 3.教师评议,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指出下面句子中引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号的作用。[ ] 处。 是哪个“水葫芦”2.欣赏交流佳句。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一下钻入水中,出水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耍”“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银牙。 水花两排银牙。”“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A.表示反语,具有讽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刺否定意思。 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B.表示引用别人的3.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话。 (1)《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2)《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C.特指水性好的孩子。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优质教案

18童年水墨画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2.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溪边》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欣赏诗歌的背诵下来。语言美、画面美,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3.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按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欣赏诗歌的语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gpif6vcq62p7v43zg0p6rgfk15sw100hd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