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导学案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w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 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 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选择育种

利用 生物的变异 ,通过长期 选择,汰劣留良,培育优良品种。缺点是不仅 育种时间长 ,而且选择范围有限 。 二、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 两个 或 多个 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选择和培育 ,

获得 新品种的方法。

2、过程:

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何获得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 (1) 应采取的步骤是:

①先让两纯种亲本进行杂交 ,得到F1。 ②再将F1进行 自交 ,得到F2。

③将F2种植,从中选育出 矮秆抗病 新类型。 (2)过程如右图,请回答: ①过程表示 减数分裂 ; ②过程表示 受精作用 ; ③过程表示 自交 。

④写出图中F2表现型及其比例。

⑤从F2代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基因型为ddT ,能否立即推广? 不能 ⑥怎样处理才能得到比较纯的矮秆抗锈病个体?

矮秆抗病个体间不断自交选育,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3、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重组 4、杂交育种的优点:

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_优良性状_集中在同一个个体上,即“集优”。预见性强。 5、杂交育种的不足:不能创造出新的基因,进程缓慢,过程繁琐,后代易出现性状分离 。

亲本 高秆抗锈病 矮秆易染锈病 DDTT × ddtt ↓① ↓ 配子 DT dt ↘ ② ↙ Fl DdTt ↓③ F2 基因型: D T D t d T d t 表现型: 比 例: : : : 6、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 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

杂交育种的方法也用于家禽、家畜 的育种。

学习检测1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 ( C ) A.F1 基因出现重组 B.F1 性状开始分离 C.F2 性状开始分离 D.P 基因开始分离

说明:

①该方法常用于:

a.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个体间,;

b.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个体间(为了使后代可育,应做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个体即是异源多倍体),如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萝卜和甘蓝杂交。

②若该生物靠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则必须选育出优良性状的纯种,以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若该生物靠无性生殖产生后代,那么只要得到该优良性状就可以了,纯种、杂种并不影响后代性状的表达。 三、诱变育种

1、概念:是指利用 物理或化学因素 ,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方法。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3、诱变育种的优点:提高了 突变频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加速 的进程,创造生物新品种、新类型。

4、缺点: 有利突变 少, 有害突变大,需要大量地处理实验材料,具有很大的 不定向性。

5、诱变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

①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如 优良抗病大豆 ;

②在 微生物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 青霉菌 。

学习检测2 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B ) A.杂交育种法 B.诱变育种法 C.单倍体育种法 D.多倍体育种法 课堂小结:人工育种方法的比较。 类型 原理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人工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数目变异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数目变异 将具有不同优方法 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使优良 性状主要集优点 一个个体 例子 中用 物理或化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学 的方法处理生物 可 提高变异频自交后代是纯合器官巨大,提高产体,明显缩短育种量和质量 进程 年限 水稻矮秆抗病 无籽西瓜 花药离体培养 发的种子或幼苗 在 率, 加速 育种中国荷斯坦牛 太空椒 学习检测3 在农作物的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 A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互换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③①④④ B.④①②④ C.④④①③ D.④③①④ 限时训练:

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B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2、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

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两种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 (1)方法一的步骤如下:

c a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 F1 b F2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品种。

①过程a叫 杂交 ,过程b叫 自交 。

②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 连续种植自交和观察,直到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抗品种 。 ③F1的基因型是DdTt ,表现型是 高杆抗病 ,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 ddtt 。 (2)方法二的步骤如下:

d e f g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 F1 dT配子 dT幼苗 ddTT植株。

过程d叫 杂交 过程,过程e是指 减数分裂 ;过程f是 花药离体培养 过程; 过程g是指 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此过程最常用的物质是 秋水仙素 。 (3)育种方法一叫杂交育种,方法二叫 单倍体育种。

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 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杂交,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 。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Ⅲ 类。

(3) 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C 组,

原因是 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且不定向性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是 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

加倍 。

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100%.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

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答: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2分)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3分)或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6)目前,我国已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 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42 。

② 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 2 倍体植物。 ③ 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4 ,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5gn6f8oane3bj0w6iip07zlrl1bk8m0133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