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 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 N 个)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1. 原子( ZA X )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 Z 个)

★熟背前

20 号元素,熟悉 1~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 对于原子来说 )

二、元素周期表

1. 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 ..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 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 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 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 种元素 元 ( 7 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 种元素 素 ( 7 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 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

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 26 种元素) 表

主族:Ⅰ A~Ⅶ A 共 7 个主族

副族:Ⅲ B~Ⅶ B、Ⅰ B~Ⅱ B,共 7 个副族

( 18 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

B 和Ⅰ B 之间

( 16 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

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 2.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1

Na

12

Mg

13

Al

14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 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3) 主要化合价

+ 1

+ 2

+ 3

+ 4 + 5 + 6 + 7 —

- 4 - 3

- 2 - 1

32 个。

(4) 金属性、非金属性 (5) 单质与水或酸置换 难易

(6) 氢化物的化学式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热水与 酸快 —— —— —— MgO

— —

冷水 剧烈

与酸反 应慢

——

SiH

4

PH

3

HS

2

HCl

— — — —

(7) 与 H2 化合的难易 (8) 氢化物的稳定性 (9)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

由难到易

Na O

2

Al O

2

3

SiO

2

稳定性增强 P O SO Cl O

2 5

3

2 7

学式 最高价

氧化物

(10) 化学式

NaOH

Mg(OH) 2

Al(OH) 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对应水 化物

(11) 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弱酸

中强

强酸

很强

氧化物

的酸

(12) 变化规律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第Ⅰ A 族碱金属元素: Li Na K Rb Cs Fr 第Ⅶ A 族卤族元素: F Cl Br I

At

( Fr 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 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强制弱) Fe+ CuSO4= FeSO4+ Cu。

(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反应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

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 2NaBr+ Cl = 2NaCl+ Br 。

2

2

(Ⅰ)同周期比较:

4

金属性: Na> Mg> Al 非金属性: Si < P< S< Cl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 碱性: NaOH> Mg(OH) > Al(OH) 2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 氢化物稳定性: SiH < PH< H S< HCl

3

酸性 ( 含氧酸 ) : H SiO < HPO< H SO< HClO

2 4

3

2 2

3 3 4

4

(Ⅱ)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 Li < Na< K< Rb< Cs(碱金属元素)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非金属性: F> Cl > Br> I (卤族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

碱性: LiOH< NaOH< KOH< RbOH<CsOH

氢化物稳定: HF> HCl> HBr>HI

2 -- (Ⅲ)

金属性: Li < Na< K< Rb< Cs 还原性 ( 失电子能力 ) : Li < Na< K<Rb< Cs

+非金属性: F>Cl > Br >I 氧化性: F > Cl > Br > I

+++

2

2

- 2

氧化性 ( 得电子能力 ) : Li > Na > K> Rb> Cs

还原性: F < Cl < Br < I

酸性 ( 无氧酸 ) : HF< HCl< HBr< HI

比较粒子 ( 包括原子、离子 ) 半径的方法:( 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四、化学键

(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

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 成键元素

阴、阳离子

原子

非金属元素之间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

NH4Cl 、NH4NO3 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但含有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只有共价键)

A- B型,如, H- Cl 。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由不同种原子形成,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共价键

:由同种原子形成, A- A 型,如, Cl - Cl 。

( 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

( 2)[ ]

2. 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

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

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

(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

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 C+ CO2 2CO 是吸热反应) 。

C(s)+ H2O(g)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

C、 H 2、 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CO(g) +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 Ba(OH) 2· 8H 2O+ NH 4Cl =BaCl 2+ 2NH 3↑+ 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 KClO 3、 KMnO 4 、 CaCO3 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 利用历史

性质

常规能源 一次能源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新能源

核能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 、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 思考 ] 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 C+ O2= CO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

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Ba(OH) 2 ·8H 2O 与 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火电(火力发电)(电力 ) 原电池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 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 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 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5girw21hpe37lyd0yjbf83hrt8bf8q008t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