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学化学》第六章 分子结构
1、化学键
化学键定义:如果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作用力强得足以形成足够稳定的、可被化学家看作独立分子物种的聚集体,它们之间就存在化学键。简单地说,化学键是指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 2、σ键
σ键:重叠轨道的电子云密度沿键轴方向的投影为圆形,表明电子云密度绕键轴(原子核之间的连线)对称。形象的称为“头碰头”。 3、π键
π键:重叠轨道的电子云密度绕键轴不完全对称。形象的称为 “肩并肩”。 4、杂化轨道
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若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杂化,所形成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5、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molecular orbital): 描述分子中电子运动的波函数,指具有特定能量的某电子在相互键合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核附近空间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是多电子、 多中心的, 电子属于整个分子。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6、磁性与反磁性
物质磁性实验发现,凡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在外加磁场中必须磁场方向排列,分子的这种性质叫顺磁性,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称顺磁性物质,反之,为反磁性。 7、等电子原理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或离子,它们的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也相同,常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相似的几何构型,而且有时在性质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8、键能
标准状态下气体分子变成气态原子时,每种键所需能量的平均值。 9、键长
分子中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称为键长。 10、键角
化学键之间的夹角,可通过实验测知。
11、分子的极性
每个分子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分子是电中性。但对每一种电荷量来说,都可设想一个集中点,称“电荷中心”。分子中若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两个中心又可称作分子的两个极(正极和负极),这样的分子具有极性。 12、永久偶极、诱导偶极、瞬间偶极
极性分子固有的偶极叫永久偶极(permanent dipole);非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诱导下产生的偶极叫诱导偶极(induced dipole); 由不断运动的电子和不停振动的原子核在某一瞬间的相对位移造成分子正、负电荷重心分离引起的偶极叫瞬间偶极(instanteneous dipole)。 13、分子的变形极化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分离而产生诱导偶极的过程,称为分子的变形极化。 14、分子的变形性
分子中因电子云和核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分子外形发生变化的性质,称为分子的变形性。 15、取向作用(取向力)
两个固有偶极间存在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定向作用称为取向作用。 16、色散力
由于瞬时偶极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色散力的大小依赖于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17、诱导作用(诱导力)
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18、氢键
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称为氢键。 19、晶体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20、晶格能
定义:1mol的离子晶体解离为自由气态离子时所吸收的能量,以符号U表示。 21、混合型晶体
有一些晶体,晶体内同时存在若干种不同的作用力,具有若干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这类晶体称为混合型晶体。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化学》第六章 期末考试拓展学习4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