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与电商物流整合
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论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且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说过,他把这个学科称为“协同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
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
电子商务物流瓶颈
如此看来,电商物流顺时变革、寻求利润生长点和提高盈利品质就是新秩序建构的内在动力,这也是自组织行为的默契和规则所在。在这样的内在动机影响下,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事实上以及逐渐形成了几种初有成效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如自营物流、物流联盟、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其发展之迅速已经引起了许多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在不久的将来有极大的可能发展成为供应链式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被认为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不得不正视的是电商物流的发展目前确实陷入了一个阶段性的瓶颈。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爆发式的发展,更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200—300%,而物流增速只有40%,物流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尤其在节假日,快递物流公司频频出现“爆仓”现象。再加上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出现到货慢、货物丢失、商品损毁、送货不到位等服务问题,成为了消费者主要的投诉对象之一。此外,相对来说,我国大多数物流配送企业管理手段和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落后,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且混乱,造成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影响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其主要表现是:
1、小:流配送企业数量小,经营规模小。
2、散:网络分割、经营秩序不规范,不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网络设计、预测、存货管理、订货管理等系统物流服务。
3、少:物流配送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
4、弱:发展滞后,竞争力弱、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还没跟上,还没有真正了解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
自组织原理下的电商物流重组
电商环境下快递物流业的嘈杂与混乱,预示着一种新秩序的重建工作将要揭开序幕。而自组织原理解释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 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现代物流业要想从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发展, 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自组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
E·拉兹洛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必然发生自组织的结构。”物流业要实现自组织过程,就必须具备自组织实现的条件。吴彤按照普利高津等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建立了一个自组织结构的方法判别体系。
1.体系开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从市场获得各类人才,购买大量的运输、仓储、装卸及通讯设备,其运营伴随着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利用,并不断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可见物流企业与外界持续进行着资源、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一个开放体系。
2.体系开放的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阈值。物流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整合外界输入的资源,当企业的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各类设备达到相当的先进程度,信息搜集和利用水平也达到一定的水准,企业组织会达到一种临界状态,即外界输入达到一定的阈值。
3.体系外界输入的平权化。外界输入物流企业的人才、设备和信息等资源,不是针对某一个子系统,各子系统都必须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才能提供完善系统的物流服务,即物流企业要求资源输入的平权化。
简单来说就是首先,物流业必须具有开放性,能与外界进行物质、技术和信息的交流,确保系统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其次,物流业内部各子系统必须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效应,通过协作自我完善,获得发展。
于是我们看到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鸟网络携着疑惑和惊奇由退休刚刚十八天的马云带到了人们面前,希望通过8-10年的努力,将建成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即年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就像马云说的那样,菜鸟网络不做快递服务,不会抢传统快递商的生意,虽然因为菜鸟擅长的是互联网,因此会将技术基因更多的植入物流体系中,比如某家企业有大型货物需要运送,那么就可以依据菜鸟网络提供的数据进行快递商的选择,从而达到最优效果。这是菜鸟网络的立足根本,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第四方物流平台,相当于快递厂商的中介,是个分配工。互联网正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相对于其他第四方物流平台,菜鸟网络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数据、
资金、合作伙伴)。因而尽管菜鸟才只是刚刚开始,但可以想见它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其他类似的第四方物流只能望洋兴叹的问题。
首先就是消除大家对于第四方物流平台的信任顾虑。虽然说第四方物流平台是一个监督的体系,大家对于物流运货的交易数据均有存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还是会影响到交易的正常进行,比如缺货或是物流过程中出现的物品损害都导致物流商拿不到费用等,这就是第四方平台发展的局限。但是菜鸟网络就不同,其背后的最大投资集团是阿里集团,掌握着支付宝和新浪微博两个电商利器,从支付和社会营销上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流程的透明性,这样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交易风险。
其次,通过阿里集团的资源整合和(至今为止)13家快递商的合作,物流成本有望在物流网信息流的基础上得到降低,一旦这个智能物流圈形成规模,提升货物运送的时效和速度自然不在话下。依据这个发展目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效率和规模的双收,就必然需要更大规模的物流市场作为支持,庆幸的是阿里做到了,其菜鸟平台融合了众多优秀厂商,成本的控制指日可待。
最后的一点是菜鸟网络拥有极其丰厚的资本支持,可以对一些中小企业实行帮扶。这点是其他平台所无法比拟的,就目前披露的消息看,菜鸟网络的规模投资将在3000亿左右,这一金额甚至超过了2012年整个快递行业的总营收,拥有这个巨大的资金支持,菜鸟网络至少在基础设施运作上不会产生问题,除此之外,菜鸟网络和淘宝当年一样,对于草根群体进行支持,通过扶持这部分快递运营商的发展,进而完成自我平台的成长,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市场效应,而这点正是菜鸟网络长远发展的关键。
早在今年9月,原阿里物流事业部与菜鸟网络整合,物流数据平台初步打通,建立起一个实时监控的大数据库。而今年双十一则是菜鸟网络的物流大考,为了迎接这次大考,菜鸟网络的物流大数据平台首次全面接入其物流体系。随后的11月19日﹐菜鸟网络便有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产生的1.52亿包裹中不到一周时间,超过1.3亿已经顺利完成签收,送达消费者手中。经过前几年双十一物流速度的买家们,直呼今年快递给力。菜鸟网络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物流雷达预警和实时监控系统在今年双十一初显身手,并顺利通过双十一大考。
菜鸟毕竟刚起飞
然而要知道菜鸟的“首秀”舞台并不是完美的。在订单密集产生的同时,我国出现了北面下雪、南面台风的恶劣天气。在菜鸟网络与国家气象局合作的气象图中,海南多地跳出了橙色和红色预警,而“海燕”仍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的趋势。
且在表面的困难背后,菜鸟在短期内难以最大幅度发挥作用的原因还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其遍及各地的仓储尚未建成。目前菜鸟已在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郑州拿下不少地皮,但真正开工动土恐怕还要等上不短的时间。尚不具备仓储的菜鸟网络,依然只是“天网”而没有落地。另一个问题则是,除了土地升值,菜鸟尚未拥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尽管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董事长沈国军日前提及此问题时表示“菜鸟从来没有想过盈利问题,希望打造社会化物流系统”,但企业不是慈善机构,焉有不赚钱的道理?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基础物流体系建设,菜鸟网络与国家正欲着手解决高物流成本的思路一脉相承,而这样的生意“或许利润不高,但总有一天会赚到钱”。
阿里巴巴集团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牵头菜鸟网络,实质上是在完善淘宝大物流计划,不过这次是阿里借助第三方物流的路子来实现,因此阿里或者说马云从未放弃过物流,并再次搅动电商物流,直击京东等其他大型电商平台发起的已经初具规模的自建物流系统,势必引发新一轮电商物流竞赛——电子商务的大物流时代已经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