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进展 危重症医学是覆盖医学多学科的分支学科,重症监护涉及了护理的各专科领域,主要以循环、呼吸、神经系统作为监护基础,为危重病患者提供多脏器功能支持。 1.重症监护理念
ICU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场所,ICU护士工作于危重病学科和先进医疗技术的前沿,是维系科学技术、医疗实践和护理技术的纽带,ICU护理依照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模式,强调监护重点在人及人对疾病的反应上,从而使危重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2.重症监护的作用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机体的功能障碍,减轻患者及亲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3.新型的危重症救治模式
由专科技术水平到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由单一器官支持到对多脏器功能的监护,从整体宏观控制到个体微观化处理,注重医护合作在ICU的重要意义。 4.重症监护路径
早期的复苏与干预治疗,高水平的院前急救与复苏,具有针对性的监护措施和强有力的多脏器功能支持系统。
5.国内ICU护理的现状
各综合医院均设立了ICU,ICU护士的培训有实际工作锻炼和参加ICU继续教育两种形式,建立了ICU护士准入标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ICU培训活动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监护技术在ICU的应用
ICU开展各种脏器功能支持技术,要求监护人员具有专业的经验和技术、周密的监护计划、针对性的监护措施,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7.ICU监护技术的管理
制订各项监护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技术操作培训,不断改进创新,将先进监护技术应用于临床。
8.ICU的基本监护技术
包括基础护理、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应用、危重症评估系统。 8.1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制度化———明确基础护理质量标准。针对性———评估临床体征,采取个体化的基础护理措施。延续性———落实护嘱制度,保持高质量护理效果。持续质量改进———不断评估基础护理效果,纠正错误,制定预防措施等。
卫生整顿的意义在于使患者处于一个清洁的治疗条件下接受重症治疗,利于病情观察,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以尊严。
包括卫生清洁洗澡、整理床单位、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昏迷患者床上洗头、皮肤损伤的处理、监护管路与环境管理等。 8.2危重症评估系统
TISS评分———反映监护工作量指标,评价危重患者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决定患者转入、转出ICU的时机,利于ICU资源管理;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的指标,MODS评分———反映患者发生多脏器损伤的指标;RTS创伤评分———反映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指标,从收缩压、呼吸次数、昏迷评分三方面进行统计。 9.各脏器功能监护技术 9.1神经系统评估
GCS(昏迷)评分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将意识等级评估转化为量化评估。正常值为15
分,可表示为E4V5S6.意识与GCS的相关性:9~15分意识处于嗜睡或清醒状态,4~8分意识处于朦胧或浅昏迷状态,3分以下意识处于深昏迷状态。[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 理] 神经功能———ICP,观察并指导脱水药物的应用,观察大剂量巴比类药物的治疗作用,观察病情演变,决定手术时机。此外还有SJVO、经颅超生波TCD、EEG、大脑微透析、脑死亡评估技术等。
9.2血流动力学监测
中心压力监测———PAC、PICCO,无创性心输出监测———NiCO、IABP等 9.3循环氧合技术
液体通气是利用氟碳化合物具有高氧气溶解度的特性,可以改善严重缺氧。中空纤维氧合器是将氧合器通过股静脉放入上腔静脉,使氧气通过中空纤维管壁弥散入血。此外还有ECMO、静输氧等氧合技术。 9.4机械通气技术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湿化技术:主动和被动湿化方法。密闭式吸痰具有持续氧疗、维持气道正压通气、预防呼吸道感染、操作便捷等特点。采用程序化脱机方法降低了气管插管的复插率。细菌过滤器有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胸肺部物理治疗可促进萎陷的肺泡复张、促痰液排出、改善通气/血流、有利氧和。 9.5肝肾功能支持———血滤透
血滤透可吸附胆红素,治疗肝昏迷,吸附过量药物,抢救药物中毒,过滤水分减轻组织水肿。包括人工肝、生物肝等技术。 9.6胃肠功能支持
腹压监测可观察腹腔压力变化,预防腹部腔隙综合征的发生。密闭肠道引流装置可保持冲洗液不渗漏,利于肠道引流,适用于伪膜性肠炎、消化道出血等大便失禁的患者,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预防褥疮的发生。 9.7营养支持
要素膳选用螺旋型鼻肠管,导管前端具有记忆作用,可通过幽门置入小肠,在鼻饲泵控制下匀速输入要素膳,促进营养的吸收利用,减轻胃负担、减少食物返流。 9.8内环境监测技术
采用泵控技术精确掌握入量,结合出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来调整液体供给,加强对血糖、电解质的即时监控,随时调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