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黄河大合唱》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黄河大合唱》

课 型:欣赏与合唱 授 课 人:赵永玫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作基础,同

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明快简练,使这部具有交响诗、史诗性的大合唱,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有又群众性的特点。可以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表现革命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大型音乐作品。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有八个乐章的大型声乐名曲:包括《黄河船夫曲》(齐唱与合唱)、《黄河颂》(男中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朗诵歌曲)、《黄水谣》(齐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把黄河》(合唱)。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及事迹,和这部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意义。

2、通过对《保卫黄河》中轮唱的练习,进一步感受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黄河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气势。

教学重点:通过对轮唱的感受,体会它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大歌片、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黄河、远望黄河、感受黄河的雄伟与磅礴

1、走进黄河:《黄河船头曲》(齐唱与合唱)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到过黄河吗?你们渡过黄河吗?你们真正地感受过黄河的雄伟吗。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昆仑山下浩浩荡荡地奔向黄河。五千年来她奔流不息。人们常把黄河比作母亲。黄河两岸的人民在她的哺育下生活得非常幸福。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了中华大地时,她却经历了一场劫难。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日子。人们流离失所,四处逃亡。

正是这个时候,我们的爱国音乐家冼星海在外留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来到延安,用自己的音乐投入到了革命斗争当中。《黄河大合唱》诞生了,让我们在他的音乐里感受黄河的伟大,了解黄河的历史!(聆听《黄河船夫曲》)

提出前两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聆听(欣赏音乐可采用先听后讲的方法。聆听前可设置适量的启发性的问题, 以利于学生有目标、有侧重的聆听。聆听后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旋律有什么特点?(坚定、有力)

2、歌词有何特点? (富有韵律感“乌云啊,遮满天!浪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伙伴哪,睁开眼?”)

3、这样一段富有韵律的歌词,配以有力的旋律,使这首歌曲更像一首什么样的歌曲?(劳动号子)

我们仿佛看到了船夫们渡黄河时与波涛挣扎的情形,它只是一首劳动号子吗?(它不仅仅是一首劳动号子,他充满了战斗的力量,更像是一首战歌。唱出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黄河激流;唱出了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搏斗。)

正如星海同志自己说:“象征斗争的不断性”。体现了作者在创作上的思想深度。

2、远望黄河:《黄河颂》(男中音独唱)出示课件

黄河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让我们站在高山之巅,远望黄河,俯看中华大地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在《黄河颂》中体验一下:(《黄河颂》片断)

师:乐章的开始是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音乐主题,这一个“高”字,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到高山之巅,那么这时候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歌曲带给你有怎样的感受?

(远处的黄河裹着泥沙滚滚而来,他一泻千里,掀起了万丈狂澜,他奔腾阒,呼啸着奔向远方) (显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表象出中国人民犹如巍巍昆仑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作品、作者介绍:

(由以上的两首歌曲引出对这部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意义了解, 并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及事迹。这一部分内容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课余查阅资料,课上进行讨论的方法。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

《黄河大合唱》一共有八个乐章,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黄河怨》??每个乐章都以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形象。

这首歌写于1939年,光未然:这首歌的词作者,由于在游击区堕马受伤,躺在担架上,渡过黄河,被送到延安去治疗。一路上,他把渡黄河的所看所想,写成了一首长诗《黄河吟》。当冼星海拿到歌词非常激动,他长夜未眠,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谱曲工作。《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仿佛依稀可见:在一排排窑洞下面的斜坡上,一百多人的合唱队正在排练着,队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指挥者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激昂的表情,犹如指挥一场紧张、激烈的斗争。他,就是冼星海。此后,《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全国。周恩来同志听了这部合唱,随即在星海的笔记本上写下“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题词。

三、了解黄河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历程

(朗诵部分由学生完成,使学生充分地融入到作品的感情当中) 让我们欣赏《黄河大合唱》几个乐章中的片断:出示课件 1、《黄水谣》:黄河是我们的母亲,她灌溉着两岸的千里沃土,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幸福的生活着。而敌寇的铁蹄踏遍了中华大地时,人们生活在了水生火热之中,黄河的历史就像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一样深远,让我们听听那苦难的呻吟:(学生朗诵)

聆听《黄水谣》片断 2、《河边对口唱》: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你听!两个流离失所

的老乡,在黄河边不期而遇,各自诉说着自己的不幸的命运:(学生朗诵)

聆听《河边对口唱》片断 3、《保卫黄河》:最终,他们终于踏上了“打回老家去”的战斗道路。那不只是两个人,而是一批又一批决醒了的人民大众。抗日队伍不断壮大,黄河的洪流势不可挡。(学生朗诵)

聆听《保卫黄河》 四、学唱《保卫黄河》,感受轮唱在歌曲中艺术的效果 (听的活动应尽量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以避免单纯的听音乐和教师枯燥的讲解,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另外,让学生亲自都入到歌唱当中也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和斗志昂扬的战斗热情。)

1、我们在《保卫黄河》中听到了几个声部的轮唱? 2、歌曲中的轮唱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它仿佛让我们感到了革命队伍在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像千军万马势不可挡,象黄河的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虽然,我们此时此地没有窑洞,没有冼星海为我们指挥,但我想请同学们去体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是以怎样的豪情在演唱这首歌曲。

(出示大歌片):《保卫黄河》 1、全班跟钢琴齐唱《保卫黄河》 2、二声部轮唱练习 3加入三部轮唱

《保卫黄河》是一首进行曲体的轮唱曲。轮唱是一种群众性的合唱方法,同时也是很有艺术效果的表现方法。用轮唱的层层加入,表现出革命力量的势不可挡。 五、总结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鼓舞人心,振奋斗志,激励着无数的革命志士,投入到了革命斗争当中。《怒吼吧,黄河》时整部大合唱的曲终,他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的号召,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发出了呐喊。

欣赏《怒吼吧,黄河》出示课件 ( 在聆听中结束本课的内容)

《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赵永玫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因此,围绕课改教学目标及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展开了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

《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册的一课内容,我对本课进行了一些扩充,使学生对《黄河大合唱》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的体验与感受歌曲的情绪。” 我的目标是: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及事迹,和这部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意义。

2、通过对《保卫黄河》中轮唱的练习,进一步感受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黄河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气势。 内容: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有八个乐章的大型声乐名曲:包括《黄河船夫曲》(齐唱与合唱)、《黄河颂》(男中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朗诵歌曲)、《黄水谣》(齐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把黄河》(合唱)。每个乐章都以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形象。

本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走近黄河、远望黄河从不同的视角感受黄河的雄伟与磅礴 二、作品、作者介绍:

三、了解黄河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历程 四、学唱《保卫黄河》,感受轮唱在歌曲中艺术的效果 五、总结

通过五个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加之课件的运用加深对《黄河大合唱》的了解与认识。随着情绪逐渐迁移,激发学习动机,在情感的熏陶中体会轮唱以及轮唱带给歌曲的艺术效果。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课型:欣赏与合唱授课人:赵永玫授课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作基础,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明快简练,使这部具有交响诗、史诗性的大合唱,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有又群众性的特点。可以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表现革命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g1or8oxh96c4rp7pos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