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羊脑包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羊脑包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或晕倒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引起的,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犬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羊与反刍兽的脑内。

脑多头蚴病是牧区常见的一种羊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于草场,污染饲草料、饮水,这些被污染的饲草料、饮水被羊只吞食而进入胃肠道后,六钩蚴逸出,借小钩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进入脑脊髓中,经2~3周发育至粟粒大小,6周后囊体约2~3 cm。含有多头蚴的脑被犬类动物吞食,多头蚴头节便吸附于这些动物的小肠壁上,发育为成虫。 症状

1、前期

六钩蚴初入脑,体温升高,兴奋作回旋、前冲、后退运动。有时沉郁,落群趟卧,5~7天死亡,部分转为慢性。

2、后期

感染后约8周多头蚴已发育相当大,慢性症状尚不显著,再经2~6个月多头蚴更增大,根据寄生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1、大脑半球:转圈运动不休止,如在左脑则向右转圈,反之向左转,多头蚴越大则转圈范围越小。视力障碍,颅骨变薄、有的凸起,显沉郁,反应迟钝,瘦弱。

2、脑前部:头下垂,向前直线前进,脱离群体(绵羊)常不能自行回转,遇障碍物呆立。

3、大脑后部:头高举或作后退运动,颈部肌肉常僵直性痉挛,头向上仰或偏向一侧。

4、小脑:易受惊,对喧哗表现不安,头高举,向声源相反方向逃走,四肢痉挛性蹒跚步态,不易保持平衡,四肢外展或内收,行走时步伐加长,易跌倒。

5、脊髓:步伐不稳,尤其在转弯时明显,易引起后肢麻痹,尿失禁。 治疗

1、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mg连服5天,70mg连服3天,有80%疗效。

2、在颅骨软的或凸出的部位,剪毛消毒后,将皮肤呈U形切开,刮开骨膜,用圆锯术取掉颅骨,用钳夹出囊状多头蚴(或先抽出液体而后夹取囊壁取出)。如找不到多头蚴,可用胶管循脑回向周围探索,用注射器吸抽,可将虫囊吸在胶管口上拉出。对外观明显凸出皮肤表面的周围又没有大神经干和大血管时,可采取手术切除法。

3、可用5%碘醚柳胺按每干克体重0.07毫升1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连续注射3次。 预防

对该病预防主要是做好“时、效、驱、检、管”等综合性预防措施。

1.“时”。根据本地生产情况,每年的6月中旬大量羔羊断奶,每年7月上句、10月中旬及时对育成羊连续驱虫2次。

2.“效”。吡喹酮预防该病效果比较好,按每次50毫克/千克体重。

3.“驱”。对犬进行定期驱虫,粪消灭传染源,1年2次与羊同步驱虫。

4.“检”。对易感多头蚴病的动物严格检疫,对病畜的脑脊髓及羹脏器及时销毁,严禁乱扔和喂犬。

5.“管”。严格管理牧羊犬,一般将其拴养,防止犬粪污染饲料、囊饮水及畜舍。

来源:牛羊天地

羊脑包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羊脑包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或晕倒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引起的,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犬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羊与反刍兽的脑内。脑多头蚴病是牧区常见的一种羊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于草场,污染饲草料、饮水,这些被污染的饲草料、饮水被羊只吞食而进入胃肠道后,六钩蚴逸出,借小钩钻入肠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fxkc9veak6cyp27lz4y3h0qq02ukg01bx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