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总校第一高级中学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李 昕 授课班级 高二八班 授课时间 2017.9.27第二节 课 题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物种、隔离的概念; 2、理解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本鼠种群的假想情境以及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地雀的形成实例,让学生掌握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
2、认同生物进化及其发展的观点。 重难点 分析
1、物种和隔离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理解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启发法、合作探究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以系列的问题推进教学进程,再共同总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回顾:1.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改变。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 二、讲授新课 (一)物种的概念
1、资料:工业革命后,华尺蠖种群中的黑色个体更适应环境,黑色基因频率由原先不足5%上升到95%以上。设疑: 种群进化了吗? 还是一个物种吗?
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什么还是一个物种?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2、学生练习:据图判断物种 3、物种的概念
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二)隔离 1、类型:
(1)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
回顾旧知识,为新课做铺垫。
发现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展示资料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判断,思考什么是物种。 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2)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
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思考:为什么资料中的黑白华尺蠖没有进化为两个物种? 学生活动:判断下列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1.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 )
2.洋槐春天开花,国槐秋天开花( )
3.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
4.老虎与狮子杂交出不育的虎狮兽( )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探究活动一:山谷中鼠种群的假想
(1)初始种群中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说明 了什么?
(2)大河形成后,有几个种群?
(3)河流干涸后,这两个种群还是一个物种吗?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探究活动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地雀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
结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课堂练习(见课件)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课时作业44页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对物种、隔离的判断。 层层设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知识,找出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7.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