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精选3套试卷〗天津市武清区2020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押题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解析:B 【解析】 【详解】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距大于像距是照相机的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玻璃板.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不合题意;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符合题意;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不合题意;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不合题意; 故选B。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 cm 解析:D 【解析】

B.10 cm

C.15 cm

D.18 cm

【详解】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可知,焦距应大于15cm小于30cm;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18cm符合题意,故应选D.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解析:D 【解析】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A错误;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而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理解,声音的利用和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一道综合性的声学问题,但难度不大.

4.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孤帆”与“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江岸”为参照物,“孤帆”是运动的,故A正确;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游鱼细石,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由于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故C正确; 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B。

5.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解析:A 【解析】

【详解】

A.面条入锅后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选项A是正确的;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选项B是错误的; C.扩散可在气体、固体、液体中发生,选项C是错误的;

D.面条没有粘在一起,并不能表明分子间有斥力,选项D是错误的. 6.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 7.我国“天宫一号”航天器于2018年4月2日完成使命重返地球,落入南太平洋中。如图所示是“天宫一号”在轨道运行时的姿态。下列有关“天宫一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轨道运行时,“天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在轨道运行时,“天宫一号”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C.返回地球途中,“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返回地球途中,“天宫一号”外壳经过大气层时被烧毁是通过热传递增大内能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天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工作时,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天宫一号”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质量不变,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天宫一号”航天器完成使命重返地球时,“天宫一号”相对地球位置发生变化,故“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天宫一号”经过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了内能,故D错误。

8.定值电阻R与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现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两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24A

B.定值电阻的阻值是灯泡阻值的3倍

C.定值电阻与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D.通电2min,灯泡消耗的电能是180J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当灯泡和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等的,总电压等于它们两个所分的电压之和,则图示可以看出,当电路中的电流等于0.2A时,灯泡与电阻的电压之和为6V,故A错;

B.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灯泡两端电压的2倍,所以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灯泡阻值的2倍,故B错; C.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实际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所以定值电阻与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故C正确;

D.通电2min,灯泡消耗的电能是W=UIt=2V×0.2A×120s=48J,故D错;

9.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A.压力变小 解析:C 【解析】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试题分析:从揉团到压扁过程中,烧饼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根据p=F/S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压强的大小比较 10.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解析:A 【解析】

A. 黑板反光﹣﹣是黑板部分地方较光滑而产生的镜面反射现象,故A错误; B. 水中倒影﹣﹣即平面镜成像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正确; C. 树下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C正确; D.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故D正确; 故A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11.2016年8月1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解析:C 【解析】 【详解】

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变快,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变大。

1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温度是影响内能大小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不正确;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且二者是等效的,所以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故B不正确;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不正确;

5fmi73orsy2i4cx3q5al1oirv327wf00pk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