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第一课时就围绕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新课程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所以这块内容基本采用学生讨论回答的形式,材料基本上也以书本上的阅读为主,答案都以开放式为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2、 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例,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 掌握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线路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示,让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所需知识 2、 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达到一种全生动起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不利),树立事物都具有两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我国的区域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怎么样使得各区域都能协调的健康的发展呢?今天一起学习下
1.4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 首先我们看几张图片,了解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放映幻灯片),教师再讲解P24阅读
(放映幻灯片)学生阅读回答: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放映幻灯片)学生阅读幻灯片回答我国水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分布情况,从而引出我们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学生阅读回答:再次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工程及意义
(放映幻灯片)学生读图,回答南水北调的线路有几条及所跨越的河流。教师以图来简单分析3条线路。
(放映幻灯片)学生活动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水资源的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开放性为主)
(放映幻灯片)学生读图,回答西气东输的起止点(主线)及经过的省区、直辖市
学生阅读回答:西气东输的意义(引出可以治理大气污染的原因——放映幻灯片)教师简单分析
学生活动讨论(P28):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给甘肃省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开放性)
(放映幻灯片)西电东送(一些水电站的图片)教师简单分析。思考回答:北中南线分布由
什么转化来的电力。
讨论:如果北线中的供电区不再供电而改为直接输出煤炭,会给当地和输入地带来什么影 响呢?(以开放性为主)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板书设计:
1.4区域经济联系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东、中、西线:四横三纵 2、西气东输
主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省区 3、西电东送
北线:水电、火电——京津唐 中线:水电——长江三角洲
南线:水电、火电——珠江三角洲
1.4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