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孩子计算总失误,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孩子计算总失误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孩子做算术错的原因其实都相似, 不是这题的运算符号错了, 就是那题的数字写错了。 是孩子不细心么?

事实上,

在早期并不需要幼儿

过度关注加减对应的算术和符号。

当我们急于让幼儿机械性的记住类似于3+3=6这样的知识时,就可能剥夺了他们理解正确答案和为什么这是正确答案的权利。

当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后,才能开始接受符号表征,并逐渐把数学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

所以开展计算活动,重点在于关注理解,而非正确答案。

幼儿对加减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的发展过程

幼儿对于计算概念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从指南的目标要求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阶段其实是结合实物操作来理解加减概念的,所以是从动作水平开始的。

比如草地上有3只小兔,又跑来2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这个过程必须借助实物的摆弄,幼儿才能解决这个计算问题。但逐渐的,幼儿可以过渡到表象水平,一般在5岁之后,能够运用表象进行计算,表象水平的计算可以不依赖于具体实物操作了,但还是未能脱离情境。

那么真正到概念水平的计算,也就是以往我们认为计算就是3+2等于几的问题,对幼儿来说是概念水平的,这是相当抽象的一个水平,幼儿如果没有之前的经验积累,很难直接达到这个水平。这基本是大班年龄段甚至到了小学阶段幼儿才能理解的水平,所以有时候我们过早的让幼儿去完成计算的练习,并非建立在幼儿理解基础上,幼儿往往只是把一些算术事实记住了背出来而已。

启示

?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有一条很清晰的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轨迹。而各个发展阶段又是相互交叉的,不是一刀切的形式出现的。

? 从出题的方式来看,在相同的加减题目中,运用实物比口头应用题容易,而口头应用题又比口头心算题容易。

? 教师在早期教育数学中的作用重点不在于传授和示范解题的方法和过程,而是要了解每个儿童的发展状况,提供可以促进和启发儿童自己在每一个阶段进行建构的外部条件更为重要。

计算的核心概念

1.往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组合)或者拿走物体(分解)会使集合发生变化。

《全景数学》阶段1 活动17《大象歌》:

幼儿通过儿歌、操作和表演,直接体验每加入1只大象,大象的的总数就会增加1个。

《全景数学》阶段1 活动18《爱跳的猴子》:

幼儿在操作和表演中理解每离开一只猴子,猴子的总数就会减少一个。

2.集合之间可以根据数量的属性进行比较,还可以根据多、少或相等进行排序。幼儿在进行数量比较时,通常会使用不同的策略,分为以下三种:感知比较、对应比较、计数比较。

①感知比较是指幼儿凭借直观感觉,判断体两个集合哪个多、哪个少;当两个同类物体集合有明显差异时这种方法比较适用。

《全景数学》阶段2 活动9《蜜蜂与蝴蝶》: 感知比较

②对应比较是指将两个集合中的物体一一对应匹配,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幼儿并不知道每个集合中确切的物体数目,但对应匹配后可比较出哪个集合物体个数更多。

孩子计算总失误,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孩子计算总失误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孩子做算术错的原因其实都相似,不是这题的运算符号错了,就是那题的数字写错了。是孩子不细心么?事实上,在早期并不需要幼儿过度关注加减对应的算术和符号。当我们急于让幼儿机械性的记住类似于3+3=6这样的知识时,就可能剥夺了他们理解正确答案和为什么这是正确答案的权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fhg83y9ry06i7k4fff923x6i11fyp00rs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