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校企资源整合实践
杜国用
【摘 要】摘要: 现代学徒制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兴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改革试点阶段。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从立足点、支撑点和落脚点对校企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具体内容进行探索。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 【年(卷),期】2024(010)021 【总页数】2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高职会计专业;资源整合;实践探索 【
文
献
来
源
】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heilongjiang-
science_thesis/0201274932353.html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地,每年都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但很多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会计工作,即便找到了合适的岗位,也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使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现代学徒制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新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实现了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1 立足点---职业教育为何要发展现代学徒制
1.1 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一些学生成为一名从业人员后,并不能完全胜任岗位工作,要在工作场所通过学徒或其他方式提升技能后才能胜任,说明学校的职业教育并没有承担起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当经济发展、企业需要技能人才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
量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却难以衔接,职业教育并没有成为劳动者掌握技能的主要阵地。职业教育势必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我国实际,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实施现代学徒制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1.2 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为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随着产教融合2.0时代的到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现代学徒制上升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支撑点---现代学徒制为何要整合校企资源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统筹设计下的一种将职业学校和企业培训结合的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正式教育制度,也是以学习并掌握岗位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涵盖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责、权、利的保障;教学方式的改革;师徒关系和学习成果的评价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双元育人、工学融合的“培养形式”;能力本位、工学融合的“课程建构”;工作场景、产教结合的“基地建设”;双导师制、专兼互补的“师资培养”;情境认知、行知合一的“教学实施”;多元参与、过程评价的“质量监控”六大要素的整合。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要求各种资源重新再整合、再融合,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和效率。
3 落脚点---高职会计专业如何整合校企资源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是校企双元育人,交替训教,岗位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其资源整合孕育在“双主体”办学模式构建、“双身份”学徒角色融合、“双体系”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双标准”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等五个方面。 3.1 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3.1.1 营造社会氛围
社会、企业和家长认可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明确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不是层次教育、低端教育。 3.1.2 构建校企双元育人体制机制
明确校企双元育人的责、权、利和具体指导办法。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协调支持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完成政策法规类资源的整合,既考虑到企业利益的诉求,又要兼顾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3.2 教学实施过程
3.2.1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和岗位多样,既有制造企业、商业企业,也有餐饮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既涉及出纳、往来会计,也涉及报税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微企业。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中,要立足区域经济,有机融合企业工作岗位规范与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融合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针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科学融合企业案例项目与教学内容,实践“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与大企业间的资源合作,因为大企业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为会计学徒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因实力较强,能够更好的保证培训效果。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