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配套习题集第五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配套习题集:第五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课程导入】

自1980年以来,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5%,对外贸易总额从不足全球贸易总额的1%增长到2004年的 6.2%。可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是我国不断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消费品领域,2004年,资本品领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劣势主要集中在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领域。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总体背景下,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是我国未来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基本趋势。

【资料库】

数据

表1 BEC标准划分的产品类型表

分类 初级产品 细分 初级产品 BEC号码 111 21 31 121 22 32 42 53 41 521 112 122 51 522 61 62 63 BEC名称 为工业生产用的食品及饮料 工业供应用的初级产品 燃料和润滑剂(初级) 主要为工业服务的加工食品和饮料 供工业应用的加工产品 加工过的燃料和润滑剂 除了运输设备以外的资本货物的构成部分 运输设备的零件和附件 除了运输设备以外的资本货物 其他的工业运输设备 家庭消费用的初级食品和饮料 家庭消费用的加工过的食品和饮料 载客摩托小汽车 其他非工业用的运输设备 耐用消费品 半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 半成品 中间产品 零件和部件 资本货物 最终产品 消费货物 注:根据贸易产品的主要用途,联合国统计处在第3次修订的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Rev.3)的基础

1

上,重新制定了按产品生产阶段的宽泛经济类别定义的分类(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简记BEC标准),将贸易品分为初级产品、半成品、零部件产品、资本品、消费品等等,大大方便了有关国际分工的研究。

表2 我国对外贸易不同类型产品进出口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 (单位:%)

年份 1995 2000 2003 2004 类别 总比 出口 进口 总比 出口 进口 总比 出口 进口 总比 出口 进口 初级产品 半成品 零件和部件 资本货物 消费货物 7.38 5.23 9.81 8.40 3.67 13.65 7.06 2.59 11.81 8.31 1.89 15.09 35.35 27.59 44.17 30.67 22.30 39.99 26.83 20.44 33.51 26.33 21.89 31.03 10.6 7.17 14.49 18.33 12.86 24.41 22.07 16.01 28.50 22.51 16.69 28.67 18.48 11.96 25.88 17.49 17.31 17.68 22.51 23.32 21.65 23.27 25.27 21.15 28.2 48.05 5.66 25.12 43.86 4.26 21.53 37.53 4.53 19.58 34.25 4.05 资料来源:根据1995、2000、2003和2004年的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的结果

从5种类型产品的对外贸易构成看,初级产品的比例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在1995年, 中国中间产品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45.41%,2000年到2004年中间产品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49%左右。在中间产品中,半成品的比重逐步下降,零件和部件的比重日益上升,这就证明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在最终产品中,资本货物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日益提升,而消费货物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日益下降,这表明了中国进出口最终货物的质量有明显的改进。

从5种类型产品的出口构成看,最终产品的出口构成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995年到2004年,几乎每年都为60%左右)。在最终产品的出口构成中,消费货物的出口比例尽管每年都有所下降(从1995年48.05%下降到2004年34.25%),但它依然占了绝大部分比例,资本货物的出口增长较快(从1995年的11.96%增长到2004年的25.27%)。最终产品出口中,资本货物增长的速度较快,表明中国的出口日益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出口能力有所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占整个产品出口的比例最小,而且比例每年都有下降的趋势(从 1995年5.23%下降到2004年1.89%)。中间产品的出口比例有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34.76%上升到2004年的38.58%),这其中半成品的出口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从1995年27.59%下降到2004年的21.89%),零件和部件的出口比例有所上升(从1995年7.17%上升到2004年的16.69%)。

2

从5种类型产品的进口构成看,我国的进口严重地依赖于中间产品(从1995年到2004年,中间产品的进口平均占进口总额的60%左右)。在中间产品的进口构成中,半成品的进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995年44.17%下降到2004年31.03%),而零件和部件的进口比例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进口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9.81%上升到2004年15.09%), 这表明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对世界的初级产品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最终产品的进口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5年31.54%下降到2004年25.20%),其中消费货物的进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995年5.66%下降到2004年4.05%)。

表3 各种产品的国际专业化指标

类别 初级产品 半成品 零件部件 资本货物 消费货物 1999年 国际专业化指标 -2.28 -8.26 -3.64 -6.93 21.11 2000年 国际专业化指标 -4.97 -8.82 -5.76 -0.19 19.74 2003年 国际专业化指标 -4.61 -6.48 -6.24 0.83 16.49 2004年 国际专业化指标 -6.59 -4.57 -5.99 2.06 15.09 资料来源:根据1995、2000、2003和2004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的结果

根据国际专业化指标的角度,可以发现,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特征是在消费货物的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而在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初级产品上具有极大的比较劣势,而在资本货物领域表现出了某种动态性。

从国际专业化指标的角度看,在初级产品、半成品以及零件和部件领域,我国始终处于比较劣势。初级产品的比较劣势日益明显,这主要与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国外原料、燃料等需求强劲增长密切相关。半成品的比较劣势有下降的趋势,零件和部件的比较劣势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零件和部件进口增长的速度快于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表明,中国出口的最终产品中有相当部分是依靠国外的零部件加工出口的。在最终产品生产中,我国始终处于强大的比较优势,资本货物从1995年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发展到2004年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就证明了中国资本货物的出口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消费货物看,中国消费货物出口的比较优势逐年下降,但比较优势依然明显,这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出口能力的快速扩张与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密切相关。

(资料来源:程新章.唐海燕.中国对外贸易优势——基于国际分工视角的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11):5-11)

背景资料

一、

国际专业化指标 3

配套习题集第五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配套习题集:第五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课程导入】自1980年以来,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5%,对外贸易总额从不足全球贸易总额的1%增长到2004年的6.2%。可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是我国不断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fdnr6qwhp7u3cm9b9nu86wqu5roq7003a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