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云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7)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882) 理论与批评
参考书目为: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上、下),商务印书馆;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5、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6、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7、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8、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比较好的语法基础和练习;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靠读一定数量的文章,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所以每天至少读一篇经济学人上的文章,不需要查太多生词,主要是看懂句子,了解段落、文章的意思就行,同时积累一些有用的表达,有时间的同学甚至可以挑选里面的段落进行翻译练习:先翻译成中文,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后面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阅读和写作其实是分不开的。
对于写作,主要是靠一些积累,同时在复习时,每周写一篇考研作文真题,不要在乎时间,写的时候可以参考自己积累的表达素材,写完后反复进行修改,看有没有可以写得更好、更地道的地方,或者想想同样的意思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名词、形容词、动词能不能用地更准确、恰当。在考前再进行几次卡时间的模考。考研英语作文的话题一直就那么几个,平时好好准备考试才能的高分。况且作文几乎可以说说比较拉分的一项了,所以作文更应该早点准备,而不是考前才开始背模板。对于模板,也最好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己总结。
对于新题型,一般情况下,总有1-2个空是很好找出对于的句子的,此时每题备选的句子都不会太多,一般2-3句,然后根据上下文仔细地排除,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句子好像在2个题目中都合适,这时我们就需要先确定其他的句子的归属,从而排除这个空的其它备选项,再最后判断这样的句子到底属于哪个空;如果无法先排除其他的句子,则可以先假设这个句子属于某个空(可能性大的),在推断出其它题目的句子(此时未解出的题目应该只有2个),如果能顺利推出,且各句符合上下文和段落首尾句,则可能是正确的,若不放心,可将该句放在另
一空中试,若其它空不能推出,则先前的选择才是对的。
最后总结一下复习方法,就是做题时一开始不要追求速度,而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思路,重视外刊的阅读和地道表达的积累,同时反复应用这些表达。
接下来重点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 一、专业课一
(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主要以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所以概念非常重要,我个人是非常不能够死记硬背的,这样背了也记不住,所以刚开始只是理解,但经历了一次模拟之后深感课本上概念的重要性,该背的一点都不能少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的重点背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拿出时间重点记忆,那就重点说一下课本上的理论概念该如何去复习。我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是先把书通读一遍, 第一遍读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试着去读懂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这门课具体关注的问题有所了解,形成一个模糊但是初步的印象,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可以先进性记忆,比如说这种简单的知识点: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周作人起草了《文学研究会宣言》,把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第二遍开始梳理逻辑,做笔记,最好同时看看历年真题,对课本里面的考点有所了解,最好还能够在书中标出重点考察内容,这时候就应该在脑海中有知识
点的大体框架逻辑,对自己的笔记进行修正,为之后的再次背诵做准备。在这一遍里特别要提到的一个小技巧就是看目录,目录非常重要,一本书如何编排、重点内容有什么一般都体现在目录里,多看目录,最后最好能达到目录在你脑袋里,当你能够背着把目录说出来还能够讲出每一章都考什么就差不多了。对于笔记也可以按照章节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方便之后的背诵,比如说:
《呐喊》与《彷徨》
1.出版情况:从1918年到1922年鲁迅连续写了15篇小说,于1923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其中的《不周山》而为14篇。1924年到1925年写11篇小说,于1926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说《狂人日记》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呐喊》与《彷徨》
(1)《呐喊》,1918-1922,14篇,1923年8月新潮出版社出版。 (2)《彷徨》,1924-1925,11篇,1926年8月北新书局出版社出版。 2.小说的题材分类: (1)农民题材:
《呐喊》:《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 《彷徨》:《祝福》《离婚》 (2)知识分子题材:
①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白光》 ②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高老夫子》
③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在酒楼上》《孤独者》《狂人日记》《伤逝》《药》《长明灯》《一件小事》《幸福的家庭》 《呐喊》与《彷徨》
呐喊与彷徨的艺术特色: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