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许多。这表明信心需要不断地培养、暗示。但要控制信心爆棚,小心孩子们在成绩成长的同时,会变得刚愎自用。家庭教育不能局限分数是否优良,更要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帮助孩子学会耐压抗挫
在初三阶段,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三多一少”,即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休息时间少。除了质检考、模拟考、毕业考和升学考外,小考小测月月有,甚至周周有,天天有,这时同学们难免会有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很容易情绪波动,对自己产生怀疑。
面对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家长要鼓励孩子树立起一种吃苦意识、学习意识、中考意识,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其实,在大考前充分暴露自己的失误是件好事,问题暴露得越多越好,发现了漏洞就及时补上。考试之后,看一下哪些不该丢分的地方丢分了,可以将这些题抄到一个错题本上,将考查重点、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反复思考、练习。不必太过于计较分数和名次。在课堂上都要紧跟着老师的节奏,与老师多交流,尤其是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问,不留问题过夜。
5.提醒孩子在初三下学期的“四个抓”
★★
抓住课堂听讲,提高课堂听课的质量;
抓住书本,中考70%的考题来自课本,不读书,只做题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回归课本是根本;(目前应教育中更是如此)
抓住练习,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见多识广,提高能力,在做题中寻规律,找方法,理清思路,提高能力,凡是中考成绩好的学校,都是从狠练上下功夫,自然成绩好; 抓错题,建立错误档案,找病根,寻原因,找规律,错误就变成财富,不断总结错误,犯过的错误不能再犯,提高成绩才会有把握。家长要帮助学校转变孩子认为政治不重要、语文复习与不复习一个样的错误观念。敦促孩子养成整理学习资料的习惯,按学科的不同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好资料。
★
★
6.中考以前三个抓
大体思路是“抓基础+抓漏洞+抓重点”。 这个时候不宜再做偏题、难题、怪题,应注重基础。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规划这几天的学习。
★
一看以前做过的卷子,重点看错题,找出漏洞,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漏洞,还有在考试心态、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再进行弥补; 二看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三做一些典型题目,注意练练手。
★★
7.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
决定孩子中考能不能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掌握状况;★另一个是孩子的心理素质。有的孩子临近中考或中考时拉肚子,有的孩子中考时感冒,有的孩子中考前和中考时睡不着觉。原因是太紧张、焦虑。家长情绪要稳定,把担忧放在心底,把笑容挂在脸上,把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增强他的自信,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支持,在孩子烦躁时坐下来听他说说话,不要打断和评判,让他尽情宣泄心理垃圾,有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可是中考没有考好,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心理的,紧张了,慌
6
了,会的东西全忘了。家长有空闲可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散步,一起聊天。多谈些易让孩子心情轻松愉快的轶闻趣事。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孩子身上往往过多地背负家长的期望。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便是“迁怒”。往往不顾孩子的智力水平,不顾孩子的主观感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定位过高,使孩子在学校累,在家里烦,身心俱疲。所以有些孩子的逆反心理、叛逆行为是家长的不明智之举逼出来的。
和初三学生打交道多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一个学生,只要上了初三这座桥,就没有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终点的。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面临严峻的中考,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上紧了的发条。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够换位思考,时时给予鼓励和信任,他们就会“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中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8.合理让步,做一个睿智的监督者
初三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而玩的诱惑也是很强烈的。所以,家长要深刻领会劳逸结合的含义。学习固然重要,但适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最有益的。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以适度的玩耍和交友来释放一部分情绪并获得人生的体验。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电脑,那就和孩子约定周六、周日有几个小时可以尽情玩;有的孩子喜欢打篮球,那就放孩子出去半天,与自己熟悉的球友驰骋球场;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那就在固定的时间让他看上一段自己喜欢的节目??
凡事要有度,★这个度就是在孩子合理要求的情况下,家长与孩子交流之后做出一些合理的让步。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某些愿望,又不至于使监督失控,还会使孩子觉得父母通情达理,拉近双方的距离。
9.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到了初三尤其是下学期,家长更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学校、老师、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比家长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只是方式上不一致。家长经常到年级里找老师聊聊,听听所有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建议或评价,可能有助于你在帮助孩子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也有助于进入良好的家校互动。一个良好的充满理解的互相支持的氛围,必定会给学生带来许多益处。我做初三班主任以来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家长给学校和老师一个支持,学校和老师会给学生及家长更大的支持。做题目家长有意见例孩子在初三的成绩很重要,但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还是不能松。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及早作全面了解,家长千万不要情绪化。
10.搜集中考信息
孩子平时忙于各科学习,家长们要多看报纸和电视,多关注、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并向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咨询中考政策信息。每年都有一些家长,因为对学校了解不够,导致孩子升学后,又觉得学校不适合,只得转学。★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许多学校都会举办招生咨询会,家长要留意参加,会上可以搜集一些学校相关资料,实地了解高中学校的情况,并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报考。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各个区县一般会对初三生的成绩进行全区排名,分析出上示范高中、一般高中的大概分数。家长要及时关注这次排名信息,准确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以便选择志愿时作定位参考。
此外,孩子学习时间紧张,没有太多时间看课外读物,家长平时读书看报时,还可帮孩子★搜集作文素材。
六、初三孩子“早恋”的应对
7
为了既能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又避免早恋,有必要把孩子青春期异性交往发展特点作些说明。孩子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朦胧期”
女孩子从九岁到十一岁左右,男孩子从十岁到十二岁左右,是性意识的朦胧期。对性别差异比较敏感。男女孩子在一起感到拘束、害羞,往往采取疏远和躲避的态度。而对成年的异性,又往往表现出过分的亲昵和依恋。
2.爱慕期”
女孩子在十一岁到十三岁左右,男孩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左右。此时,男女孩子在一起觉得有意思,异性之间互相观察、欣赏的兴趣增加,注意异性的谈话、表情、动作。而且开始注意自己的服饰、举止,想给异性留下好印象。对于异性之间的接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浮想联翩。然而,此时异性之间的好感是泛泛的,没有具体对象。
3.初恋期”
女孩子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左右,男孩子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左右。这时,男女孩子的性机能都已成熟,内心开始萌发初恋的“幼芽”,在年龄相近的异性中,发现较喜爱的对象,给予特别的注意与关心,寄予特有的期待。这一阶段,孩子更注意自己的外貌和打扮。
4.钟情期”
就是很专一地倾慕、爱恋某个异性。这个阶段一般在初中末时,男孩子比女孩子晚些。此时,往往出现“痴情男女”,一旦倾心相爱,便不顾一切。由于涉世未深,对人生没有充分认识,往往陷入低级的趣味之中而难以自拔。一旦受挫,会意志消沉,产生厌世心理。有的还可能走上放纵自己的道路或者轻生。
家长要了解这种本能的欲望是无法避免,青春期男女孩子有相互接近的欲求,这是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实属自然。只要孩子不能够变为中性人,这种现象就必然在孩子青春期显示出来。关键要看学生交往的意图以及老师和家长处理这种事件的技巧。
★★
有的孩子学习不行,感觉到升学无望,就可能想找一个玩伴混下去;
有的孩子由于家庭不和睦,精神没有寄托,感觉不到家庭温暖,就有可能找一个异性朋友
异性别的人倾诉才能感觉到安慰。
来充当倾诉和获得心理安慰的对象;这在成年人中间是屡见不鲜的,因为和同性别的人倾诉只能得到理解,而与
★
有的孩子则是由于欣赏彼此的优点而走到一起。
这三种情况中,对第一种应该态度鲜明,果断限制;某男生母亲我可不想这么早做婆婆对第二种则需要在打开其心结的基础上耐心抚慰,使其找到正确的发泄渠道;而第三种需要慎重对待,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先定了性,再看孩子们的交往,家长就能适当做出一些让步,给孩子一定的交往空间,以利于初三的学习生活。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弄清楚只是“好感”还是“早练”。千万别把孩子推向恋爱。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聪明的家长总是走在孩子的前面或跟在孩子后面,愚昧的家长总是堵在孩子的前面”。孩子能跟你倾诉最好,如果不讲,就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或留意捕捉孩子言语间流露的信息,但不要捅破,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可以陪孩子散散心,似乎无意识的聊起别人的事,借助他人的情感故事有意识地引导,目的同样可以达到。
七、单亲家庭的家长如何应对初三的孩子 1.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
8
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性格孤僻交往能力欠缺
自我调节及适应能力差 精神负担过重学习不理想 容易产生仇恨心理 2.单亲家庭初三学生的教育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认识
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子女不应长期隐瞒事实,不要在子女面前怨天尤人,更不能把本应限制在夫妻之间的怨恨和愤怒,扩散到孩子头上,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应当多抽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思想,沟通感情,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尽最大努力减少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用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向对方家长讲清道理,或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做做工作,使同学们能正确对待。总之要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交往环境。
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家长千万不能因自己工作忙等种种原因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那种每天拿点钱给孩子在外面吃饭,不管他(她)吃饱不吃饱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能认为钱给了孩子了,让他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除了要经常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单亲家庭子女往往比较敏感,一点小事情都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子女的言行,要及时和子女沟通,了解情况,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接受其他性别角色的影响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家庭中,父母是有角色分工的。所谓“严父”加“慈母”就是较普遍的类型。而单亲家长要一肩挑起两副担子,自己很难把握平衡。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总之,家长对青少年的成功管理取决于青少年的同意程度,而这种同意程度又受父母赋予青少年的温情多少的影响,较多的温情能使亲子间建立互动并能维持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使互动双方更容易关心对方的需要,采纳对方的观点。
希望我说的这些对您有所帮助。
主讲人:吴定方 2011年3月18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