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词四首》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由四首词组成,分别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秋瑾的《满江红》。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在范仲淹仅存的五首词中,乃至在当时的词坛上,都属于另类。境界阔大,气魄宏伟,气概豪迈,对偶工整而又自然天成,精致醇美而又不失古朴浑厚,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是这首词的主要风格。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的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下片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于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是与朋友陈亮的唱和之作。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下片描写战斗场面。上下两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最后结句戛然而止,但却遗音缭绕,余味无穷。

《满江红》是秋瑾1903年中秋时节寓居北京时所作。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但美好的节日,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词的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词的结尾,发出莽莽红尘知音难觅的叹息。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到九年级下半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不少古典诗词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体现在古诗词记忆容量上,更体现在对诗词内容、情感、思想、内涵的感受、认识、理解上。但总体来说,这种理解感受是相对感性的。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分类、作家风格、作品中的意象、典故等古典诗歌的专门特色还并不能很好掌握。尤其是在初中语文这一学习阶段中,学生对“词”这一文体的接触较少。古典诗歌学习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诵读赏析上,而不能一味地进行知识性灌输。在授课时,应注意以读入情,以讲吸引,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意境,教会学生欣赏诗歌、解读诗歌的方法。并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联系学过的作品,在与诗歌的比较中,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词的艺术表现规律,进而理解每篇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主要结合本课作品,了解词的起源、发展和流派,比较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

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教学创意:

反复诵读,比较鉴赏;内探文本,整合意象;外联积累,整合意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爱国将士戍守边疆的动人事迹,每一个时代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报国救民的理想抱负,每一个时代都回荡着英烈们抒发的豪情壮志。

请同学们试着回忆一下,我们曾经所学过的古代诗歌中,有哪些是关于将士戍守边疆、抒发爱国情怀的呢?(两三个同学分享自己能够背诵的相关主题的诗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学设计

《词四首》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本篇课文由四首词组成,分别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秋瑾的《满江红》。《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在范仲淹仅存的五首词中,乃至在当时的词坛上,都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et067cjca3bj0w6iip07zlrl1bk8m012y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