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物化学复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或者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

高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变化,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被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变性;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如不过于剧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2. 结构域 :指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成的近似球状的紧密结构。 3. 流动镶嵌:针对细胞质膜提出的一种膜的结构模型,描述膜为结构和功能上不对称的

脂双层所组成,蛋白质以镶嵌样模式分布在膜的表面与内部,并能在膜内运动。 4. 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

5. 酶的活性部位:在整个酶分子中,只有一小部分区域的氨基酸残基参与对底物的结合

与催化作用,这些特异的氨基酸残基比较集中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部位。

6. 别构调节:许多酶除具有活性部位外,还具有调节部位,酶的调节部位可以与某些化

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使酶发生结构的改变,进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这种酶活性的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7. 酶活力: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指定化学反应(酶促反应)的能力。

8. 共价催化:指催化剂通过与底物形成相对不稳定的共价中间复合物,改变了反应历程,

由于新的历程所需活化能更低,因此反应速率得以提高。

9. 氧化磷酸化:伴随生物氧化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 10. 基因组:某物种所含的全套遗传物质称为该生物体的基因组。

11. 核酸的变性:指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状态的过程。 12. 高能化合物:机体内含自由能高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13. 新陈代谢: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的全过程。

14. 酶原的激活:在特定蛋白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酶原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酶的活性

部位,变成有活性的酶,称为酶原的激活。

15. pI:等电点。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主要以两性离子存在时,在电场中,不像

任何一级移动,此时溶液的PH叫做氨基酸的等电点。

16. Tm:溶解温度,将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最大增量一半时的温度值。 17. 米氏常数:Km值,是反应速率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8. Glycolysis:糖酵解,1mol葡萄糖变成2mol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

19. β-氧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酶系催化下进行氧化分

解,由于氧化是在脂酰基的β-碳原子上的发生的,故称β-氧化。 20.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分子中亚基的种类、数量以及相互关系。

21. 增色效应:若将核酸水解为核苷酸,紫外吸收值通常增加30%~40%,这种现象被称作

增色效应。

22. 减色效应:核酸复性后,紫外吸收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作减色反应。

23. 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的作用下,生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

氧化。

24. EMP途径:又称为糖酵解或者己糖二磷酸途径,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被分

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ATP的过程。

25. HMP途径:戊糖磷酸途径,是指葡萄糖的另一氧化途径。

26. TCA循环:三羧酸循环,是指循环因开始于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的含有3个

羧基的柠檬酸。

27. 糖异生作用:许多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 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中转变

为葡萄糖,称为糖异生作用。

28. 有氧氧化:指糖、脂肪、蛋白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

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三磷酸腺苷。

29. 乳酸酵解:是指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乳酸的一种无氧呼吸方式。

30. 乙醛酸循环:是三羧酸循环的支路,因为该循环中乙醛酸为中间代谢物,故称之为乙

醛酸循环。

31. 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核糖磷酸、某些氨基酸、CO?和NH3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一列

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此途径不经过碱基、核苷的中间阶段,称为从头合成途径。 32. 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核苷酸,称为补救途径。

33. Chargaff规则:应用层析法对多种生物DNA的碱基组成进行分析,发现DNA中腺嘌

呤和胸腺嘧啶的数目基本相等,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数目基本相等,这一规律被称作Chargaff规则。

三、填空题

1、 组成蛋白质的20 种氨基酸中,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His,含硫的氨基酸有Met和Cys。

2、碱基与戊糖间是C-C 连接的是假尿核苷。

3.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是指水解时 含自由能高的化合物,其中重要的是ATP。 4.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电子传递体 。

5.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呼吸作用,即参与从底物到氧的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电子转移到生物合成 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

6.由NADH→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 NADH-CoQ、 Cytb-Cytc和 Cyta-a3-O2。

7.生物体内磷酸化作用可分为 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 。 8.酮体包括丙酮、b-羟丁酸和乙酰乙酸三种化合物。

9.NADH经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 3个ATP,琥珀酸可产生 2个ATP。 10.当电子从NADH经呼吸链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3对H+从内膜内测泵到内膜外侧,从而形成H+的电化学梯度,当一对H+经F1-F0复合体回到线粒体内侧 时,可产生1个ATP。

11.动物线粒体中,外源NADH可经过穿梭系统转移到呼吸链上,这种系统有2种,分别为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和苹果酸穿梭系统 ;而植物的外源NADH是经过内膜外侧和外膜上的NADH脱氢酶及递体将电子传递给呼吸链的。.

12、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UDPG,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果糖 ;在磷酸蔗糖合成酶催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基的供体是UDPG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6-磷酸果糖。

13、糖酵解在细胞内的细胞质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 ,同时生成ATP和NADH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4、糖酵解代谢可通过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以 磷酸果糖激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

15、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 乙酰辅酶A ,然后和草酰乙酸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柠檬酸 。

16、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称为氧化和非氧化,其中两种脱氢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它们的辅酶是NADP+。

17、在HMP途径的不可逆氧化阶段中,6-磷酸葡萄酸被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氧化脱羧生成 5-磷酸核酮糖、 CO2 和NADPH+H+。 18、在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和6-磷酸葡萄糖酶4种酶的参与情况下,糖酵解可以逆转。

19、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

20、丙酮酸形成乙酰CoA是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该酶是一个包括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的复合体。

21、脂肪酸在线粒体内降解的第一步反应是脂酰辅酶A 脱氢,该反应的载氢体是FAD 。 22、脂肪酸β-氧化中有三种中间产物:甲、羟脂酰-CoA; 乙、烯脂酰-CoA 丙、酮脂酰- CoA,按反应顺序排序为乙;甲;丙 。

23、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能量贮存形式,是由甘油 与3分子脂肪酸 脂化而成的。 24、三脂酰甘油是由3-磷酸甘油和 脂酰-CoA在磷酸甘油转酰酶作用下,先生成磷脂酸再由磷酸酶转变成二脂酰甘油,最后在二脂酰甘油转酰基酶催化下生成三脂酰甘油。 25、每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CoA需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26、一分子脂酰-CoA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1个乙酰辅酶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27、一分子14碳长链脂酰-CoA可经6 次β-氧化生成7个乙酰-CoA, 6个NADH+H+,6个FADH2 。

28、脂肪酸的合成,需原料 乙酰辅酶A;NADPH;ATP;HCO3等。

29、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来源于葡萄糖分解或脂肪酸氧化 ,NADPH主要来源于磷酸戊糖途径。

30、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是苹果酸合成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使异柠檬酸避免了在三羧酸循环中的两次脱酸反应,实现了以乙酰-CoA合成三羧酸 循环的中间物。

31、脂肪酸β-氧化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氧化时第一次脱氢的受氢体是FAD,第二次脱氢的受氢体NAD+。

3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mRNA作为模板, 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作为合成的场所。

33、生物合成主要由NADPH提供还原能力。 34、tRNA 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三级结构呈倒L 形,其3'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CCA。 35、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六大类 。

36、酶的可逆抑制剂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反竞争性抑制剂等。

37、维生素B1硫胺素焦磷酸、B2黄素辅酶、泛酸 辅酶A、维生素PP烟酰胺辅酶、B6 B6辅酶、生物素 羧化酶辅酶、叶酸 叶酸辅酶、B12 B12辅酶分别与之相关的辅酶。

38、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分别是:PRPP 磷酸核糖焦磷酸、IMP次黄嘌呤核苷酸、XMP 黄嘌呤核苷酸。

39、嘌呤环的C4、C5来自 甘氨酸;C2和C8来自甲酸盐;C6来自CO2;N3和N9来自谷氨酰胺。

40、嘧啶环的N1、C6来自 天冬氨酸;和N3来自氨甲酰磷酸。

41、核糖核酸在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催化下还原为脱氧核糖核酸,其底物是ADP ,GDP, CDP, UDP。

42、核糖核酸的合成途径有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途径 。

43、催化水解多核苷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时,核酸内切酶的水解部位是随机的,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水解部位是特定的序列。

4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由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 经甲基化而生成的。

45、代谢的调节时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多细胞整体水平3个不同水平上进行的, 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是最基本的调节方式。

四、简答题

1. 常用的沉淀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各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① 加高浓度盐类,依据:不同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的盐浓度不同,因此调节盐浓度,

可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 ② 加有机溶剂,依据:由于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和水有较强的作用,破坏了蛋

白质分子周围的水膜,因此产生沉淀反应。 ③ 加重金属盐类,依据: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离子,可与氯化高汞、硝酸盐、

醋酸铅、三氯化铁等重金属的正离子作用而生成不易溶解的盐而沉淀。 ④ 加某些酸类,依据:苦味酸、单宁酸、三氯乙酸等能和蛋白质形成不溶解的盐

而使其快速沉淀。 ⑤ 加热,依据:加热可以使大多数蛋白质变性沉淀,是去除样品中蛋白质杂质的

常用方法。

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是什么?

特点:常温、酶催化、多步反应、二氧化碳的生成是有机酸脱羧生成的、水的生成是代谢物脱下的氢与氧结合而成、能量逐步释放、放出的能量贮存于特殊化合物、有严格的细胞定位。

方式:单纯失电子、脱氢、加水脱氢、加氧。

3. 什么是新陈代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特点:有特定的代谢途径;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具有可调节性。

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放能和需能过程。 4. 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

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中转变为葡萄糖糖的过程。

意义:动物中可保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和协助氨基酸的代谢;植物体中主要在于脂肪转化为糖。

5. 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氧化脱羧、糖磷酸酯间的互变,最后形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的过程。

生物学意义:生成的还原辅酶Ⅱ-NADPH可参与多种代谢反应;产生的三到七碳糖等中间产物,以被核酸合成、糖酵解、次生物质代谢所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供能。

6. 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浆中进行,但脂肪酸合成所需要的原料乙酰-CoA在线粒体内产生,这种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在细胞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脂肪合成的时候,乙酰-CoA通过柠檬酸穿梭进入胞浆,参与从头合成;脂肪β-氧化时,脂酰-CoA通过肉碱转运进入线粒体分解成乙酰-CoA。 7. 简明叙述尿素形成的机理和意义。

意义:尿素在哺乳动物肝脏或某些植物如洋蕈中通过鸟氨酸循环形成,对哺乳动物来说,它是解除氨毒性的主要方式,因为尿素可随尿液排除体外,对植物来说除可解除氨毒性外,形成的尿素是氮素的很好贮存和运输的重要形式,当需要时,植物组织存在脲酶,可使其水解重新释放出NH3,被再利用。尿素形成机理:蛋白质通过脱氨基作用,剩余含氮的部

分以尿素的形式排出。而不含氮的部分,一部分转化为脂质,一部分转化为糖类,进而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8. 转氨酶主要有那些种类,它们对底物专一性有哪些特点,它们可与什么酶共同完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种类: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与L-脱氢酶共同完成

9.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 种属差异:不同机体中表现同一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排列顺序和种属差异十分明

显。

2. 分子病:指某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异常导致的遗传病(镰刀形贫血病)。 每种蛋白质分子都具有其某特定的结构来完成它特定的功能,甚至个别氨基酸的变化就能引起功能的改变或丧失,证实了蛋白质结构域功能的高度统一性。 二、 蛋白质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通常取决于它的特定构象,某些蛋白质表现其生物功能时,构象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整个分子的性质,称为别构效应。如血红蛋白适合于运输氧,而肌红蛋白适合于从血红蛋白中获取和保存氧,二者的结构与功能有高度的统一性。 10.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抑制剂 温度 PH 激活剂。

生物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或者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变化,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被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变性;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如不过于剧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复性。2.结构域:指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成的近似球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eoxu0dmh392i2o9mdc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