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文件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
课程总学时/学分:72/4 (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本科四年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属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运筹学》是以定量分析为主来研究经济管理问题,将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应用系统的、科学的、数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建模、检验和求解数学模型获得最优决策方案。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网络分析等与经济、管理和工程领域密切相关的运筹学分支的基本模型、方法和应用。运用科学的模型化方法来描述、求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支持决策。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使同学们正确、全面地掌握各级管理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发展比较成熟的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优化问题,为后续课程奠定定量分析基础。在已学过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课程基础上学习本课程,通过教授、自学、复习、作业练习、辅导、上机等教学环节达到上述目的。学习中要注意到学科系统性,数学概念和逻辑的严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但不偏重纯数学方法论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算法步骤的掌握,了解各种方法特点和实用价值,提高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能力和技巧。应注重实际应用中建立模型,选择可行求解的理论方法,运用计算机工具求解这三方面训练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基本要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系统地学习《运筹学》的全部内容。系统掌握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能借助Excel、Lingo等电子计算手段,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第一节 运筹学的定义与发展简史
1、运筹学名称的来历;2、运筹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
1、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征;2、运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运筹学主要分支简介
1、线性规划;2、非线性规划;3、动态规划;4、图与网络分析;5、存贮论;6、排队论;7、对策论;8、决策分析;9、整数规划;10、多目标规划;11、其它。
第四节 运筹学与管理科学
1、运筹学的诞生既是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又是管理科学研究深化的标志; 2、运筹学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运筹学的研究应用已经给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基本要求:
1、让学生了解运筹学名称的来历和发展历史; 2、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筹学研究的基于特征和基本方法; 3、让学生了解运筹学的主要分支;
4、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重点:对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法的正确理解。 难点:对运筹学研究的基于特征和基本方法的正确理解。 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14学时) 内容: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1、问题的提出;2、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3、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 第二节 图解法
1、图解法及其基本概念;2、图解法的步骤;3、利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4、结论。 第三节 单纯形法原理
1、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2、凸集及其顶点;3、几个基本定理的证明;4、单纯形法迭代原理。 第四节 单纯形法计算步骤
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存在基为B为单位矩阵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 第五节 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
1、人工变量法;2、两阶段法;3、单纯形法计算中的几个问题;4、单纯形法小结。 第六节 应用举例
1、一个实际问题能用线性规划求解的条件;2、线性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2、正确理解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并能化一般线性规划问题为标准形式;
3、正确理解和掌握单纯形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4、正确理解和掌握人工变量法和两阶段法;
5、能用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实际问题。
重点:对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迭代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对单纯形法原理的理解。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10学时) 内容:
第一节 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1、对偶问题的提出;2、非对称形式的原—对偶问题关系。 第二节 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1、单纯形法计算的矩阵描述;2、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弱对偶性、最优性、强对偶性或对偶定理、互补松驰性)
第三节 影子价格
1、影子价格的定义;2、影子价格的经济意义解释。 第四节对偶单纯形法
1、对偶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2、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 第五节 灵敏度分析
1、灵敏度分析及其步骤;2、分析目标函数系数j的变化;3、分析bi的变化;4、增加一个变量
a分析;5、分析参数ij的变化;6、增加一个约束条件的分析。
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和掌握对偶问题,以及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的关系; 2、正确理解和掌握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3、正确理解和掌握影子价格的定义及其经济意义解释; 4、正确理解和掌握对偶单纯形法的原理和步骤; 5、正确理解和掌握灵敏度分析的原理和步骤。
重点:对偶单纯形法和灵敏度分析的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对对偶问题的概念、基本性质,以及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运输问题(6学时) 内容:
第一节 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1、运输问题的定义;2、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 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
1、给出运输问题的初始基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2、解的最优性检验;3、解的改进;4、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运输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1、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2、有转运的运输问题。
cxj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