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原则
作者:宋晓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06期
【摘要】过程模式能有效地避免认知的拆解,其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资源的组织、体验挫折和有意义的学习等方面。 【关键词】过程模式 ;项目活动 ;全人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10-01 体验学习过程,经常被众多教师作为课堂活动实施的重点,相比过分强调知识拆解而忽略学生整体性发展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开始显示出较大的优势。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理解力不可教,只有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扩展提升其能力,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逐步达到理解力的深入。而教师过分的灌输往往无法收到良好效果。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个项目活动,在“计划—执行—评价—反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项目学习的认知。教师为全班同学设计10到20个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完成的项目,例如绘画、读书、远行、拍摄微电影或者种植,允许学生在项目的开始和执行过程中作出明智的选择,并思考预设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采取一定的策略来促使项目活动完成。在项目过程中,学生要独自或与他人一起探讨问题解决,体验心智过程的应用,将被动学习完全转化为主动学习。 二、使学生接触有其生活经验的具体事物
使学生接触有其生活经验的具体事物如实务操作、自然材料和人工制品。对于资源的利用能够检验学生处理事物的能力,空想不能创造,具体的操作因调动身体的五种感官能快速唤醒大脑意识(例如驾驶)。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的交接点产生对信息的搜集和梳理,并能抓住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探究,使得项目过程能够有一个或多个物化的集中表示,例如图书、画材、花卉等。选择种植项目的学生会接触种子,购买种植工具等,选择远行项目的学生会在旅行中遭遇实务而必须完成。在具体的接触中,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有效地进行口语表达、钱币和时间的学习等。
三、使学生自然遭遇挫折的危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挫折教育被很多的教育学家提及,也成为家长日益关注的方面,过分追求成功的学习模式使得许多学生的心理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从而引发近年来的社会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过程模式,带给学生“做中学”的体验,而学习过程不可避免地因为竞争、能力、计划等因素造成的失败将能够促进学生反思,从而使得策略改善、资源投入改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如此反复过程会带给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为学生设计带有难度的问题和任务,学生自然会遇到困难,而缺乏高级经验的指导学生很有可能会涉入失败的危机。但这恰恰是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优势所在,不断试错才能更好的建构自我知识体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达到学生的“全人发展”。
四、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有意义的策略与知识
教育心理学者布鲁纳要求小学学科的学习能使其在成年之后更加优秀,如果不能,说明此课程的内容只是被各种材料填满而没有意义。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要求“知行合一”,要求学生能够重写、演习和润饰先前的努力成果,并能借此应用,实现学习“有用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浪费时间。过程模式下的项目活动开展将会把学科的“死知识”变成“活知识”,学习并不是为了完成考试,而是真实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积累解决策略以便在以后的成长中再次完善并运用。例如進行微电影的拍摄项目,学生会因没有制定拍摄路线而经历重复的奔波,因而反思做事情要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并随时改善实施。 五、使能力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准确的过程评价
差异化教学,是实现不同程度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唯一实施路径。关注过程模式,而不是只强调结果输出,学生在经历自身认知建构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的耐力、创新、思维跳跃都是自己进步的表现。教师的评价不应只以整班学生标准为主要方式,而应该制定对单个学生的纵向表现标准,且在总分中此标准比重应该高于整班学生标准。 六、给予学生机会,与他人共同设计、实施并分享成果
小组教学在过程模式中凸显出其较独自学习的优势,能够在学校学习环境中,实现社会化生产生活的雏形。学生与同伴合作完成项目,不仅能够使结果不因个人的经验差别而偏激,提高了项目活动的成功率和个人的行动速度,从而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合作、同理心、反思等社会情感技能也得到发展。
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学生摆脱了强制目标的束缚,更能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出深度探究,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更多的时候是采取一种客观的、中立的方式兼顾各小组的探究,在共享信息的过程中教师会大幅度提高自身学识和修养,实现教师的“全人发展”。而过程模式推广的不利之处在于课程实施十分仰赖教师的素质,但正是由此才能实现教师不断地学习而自我发展。终生学习的教师,将会影响更多的学生实现“全人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