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与数学意义的关系。 3.理解密度公式,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5.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
教学重点 理解密度概念。 教学难点
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认识密度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常说“铁比棉花重,空气比水轻”,这句话严密吗?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二节 物质的密度》。(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认识密度
自主阅读教材P116~117,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是铁重还是木头重?
议一议:如何才能更好地比较铁块和木头的质量呢? 答:__选取大小相同的铁块和木头称取质量__。 2.实验探究:1cm物体质量的含义。
(1)收集小物品:铁钉、螺帽、铁块、大小不同的铜块(3块)、大小不同的铝块(3块)、大小不同的石块(3块)。
(2)用天平测量出这些物品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它们的体积。(量筒的使用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V1,再用细线拴住物体,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
3
V2,则V2-V1即为物体的体积V。)
(3)计算出1cm物体的质量,并完成卡片的填写。 知识链接: 1L=1dm 1dm=10cm 1mL=1cm 1L=10mL 知识链接: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4)实验记录卡片。
物品:____ 材料:____ 状态:____ 质量:____ 体积:____ 单位体积的质量(1cm):____ (5)汇总实验数据。
物质种类 质量/(g/cm) 铁 铁钉 33
3
3
3
3
33
3
物品名称 质量m/g 体积V/cm 3单位体积的
螺帽 铜 铜块1 铜块2 铜块3 铝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石块 石块1 石块2 石块3 (6)分析与论证。
结论一:同种物质体积不同,其质量也__不同__,质量与体积成__正比__,单位体积的质量是__相同__的。
结论二:不同物质,体积相同,其质量一般__不同__,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__不同__的。
说明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能反映物质的__种类__,所以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密度的基本概念 3.密度的基本概念。
(1)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__质量与体积的比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ρ=__,其中ρ表示__密度__,m表示__质量__,V表示__体积__。其变形公式:m=__ρV__;V=____。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kg/m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体积为1m的某物质,质量为多少克__。常用单位还有__g/cm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体积为1cm的某物质,质量为多少克__。
(4)水的密度ρ水=__1×10__kg/m=__1__g/cm,表示__体积为1m的水,质量为
3
3
3
3
3
3
3
3
mVm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