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题学期计划(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音乐课题学期计划(部分)

2010.10

……

(二)从听觉直感切入,让学生学会听音乐

音乐是以听觉为基本感受途径的艺术,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应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从对听觉的直感切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多倾听音乐,还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讲述,把重点放到聆听音乐的实践中来。当然对欣赏内容的选择必须是精心挑选。

在教唱歌曲时,就要让学生聆听伴奏。伴奏音乐(包括前奏、间奏和伴奏)是一首歌曲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稳定音准及节奏。但是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忽略伴奏而只关心自己要唱的旋律和歌词。这时,有些老师就会采取最容易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说:“预备——起!”但是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是应该唤起学生本身对伴奏的关注的,而不是让学生变得依赖老师而不用自己的耳朵。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妨少说几次“预备——起!”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感受前奏和间奏并配合其节奏速度开始演唱,而在演唱的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伴奏音乐的速度,并学会配合。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和速度节奏感受能力,长此以往将变成陪伴学生一辈子的技能。

在欣赏教学中,对优秀音乐的鉴赏也是培养内心节奏感的有效途径。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完美的演唱演奏不仅体现着音乐鲜活的生命力,而且所流淌出来的歌声、乐声无不洋溢着动人的乐感。在这些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过程中,旋律、节奏等美感必然潜移默化于学生的心田,随着日积月累,音乐美的“痕迹”会逐渐强化加深,乐感自然会转化为孩子们自身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以及内心节奏感的的加强。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节奏训练(律动)活动,进一步提高对节奏的要求 人的节奏感与运动觉的是相联系的,运动觉的配合可以增强节奏的感觉,因此,美国的卡.科恩教学法认为应让孩子们用身体来感觉节奏。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也主张让孩子们以身体为乐器,通过身体的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律动与节奏训练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动”。音乐本身是动态的艺术形式。律动与节

奏训练是动态的课堂表现形式,学生是动态的群体,音乐流动,学生运动,动态的音乐协调着学生身体的动,身体的动又影响着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发展,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乐感,使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充满动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要注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兴趣,更重要的是注重普遍性,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将所有学生都组织到训练中来。达尔克洛兹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作用。”我们的教育应使每一个人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因为它不单单是音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学习,培养完整的人。

比较基础的律动是让学生听音乐拍手、走步。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抓住幼儿这一特点,我把对幼儿节奏感的练习从音乐动作入手。拍手,是节奏训练最基本的方法,无论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课余、饭前饭后,都可以让幼儿听音乐拍手练节奏。最初让幼儿拍单一的节奏,如:××|××|,训练幼儿平而稳地拍,慢慢地增加拍手的花样,如:连续地拍×××× ××××|或随音乐打出强弱不同、渐强渐弱的声音。为避免幼儿对单调的拍手感到厌烦,可逐步结合拍手点头、拍肩、摊手等动作,既消除了单一动作的精神疲劳,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走步练节奏也一样,走的方式多种多样,按照音乐的节拍、速度、强弱可以走出不同风格的脚步,音乐快时,快走;音乐慢时,慢走;音乐强时,重走;音乐轻时,轻走;音高时,踮脚、伸手向上走;音区低时,身体弯曲、蹲着走;音乐又轻又慢,高抬腿、迈大步踮脚尖走;音乐又重又慢,身体前倾、迈大步、负重感觉走……等等。“走”的形式千变万化,个人走、分组走、集体走、单列走、双列走、四列走、直线走、曲线走等等,尽量变换形式,避免单调乏味,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对形,带领训练,没有条件就在原地做。“走”的音乐在精心挑选,开始不要使用速度过快过过慢的曲子。当学生熟练后,再选力度有变化的乐曲,还可以让教师进行机型弹奏,在速度、力度、音区上加以不断变化,既训练听觉又训练节奏,从而达到协调的动作再现音乐的目的。

在平时的歌唱教学课中我也不时的的渗透节奏感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帮学生建立稳定的节奏感,例如《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见附3)

(四)借助“指挥”,逐渐培养内心节奏感

教师的正确指挥动作就是内心节奏感的外在表现。当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感逐渐向内心过渡时,教师的指挥无疑是它们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都能帮助孩子把内心节奏感建立到位。比如:我给一个二拍子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走动,突然我把音乐停掉,学生马上有的快有的慢,这时候我就借助“划拍”帮学生保持节奏的稳定性,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内心便有了节奏。所以用划拍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音乐也是培养儿童内心节奏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这种借助“指挥”培养内心节奏感的方法在歌唱教学中尤其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在学唱歌曲时,其中一首歌曲结束前有延长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指挥引导,知道了力度及速度分配的特点。到演唱时,学生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却能准确、整齐、统一地表现出歌曲的这一部分。这说明经过“指挥”这一辅导手段的训练,孩子们已把老师的指挥动作融进了心里,建立了这一乐句演唱时统一的内心节奏感。

(五)打击乐器进课堂,强化内心节奏感

把打击乐器引进课堂,学生易于接受,打击乐器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敲敲打打,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当打击乐器出现在讲台上时,每个学生都瞪大了眼睛,那眼神分明是惊羡、迫切的,我及时捕捉这一份惊羡、迫切,把从前嘴里念、手上拍、脚下走的节奏过渡到三角铁、沙球、双响、快板等简单的打击乐器的演奏。出示演奏谱后,我先让学生对各个声部做徒手练习,练习时,要求每个声部每小节的行进都要统一在象钟表一样的“的、答”声中。然后把乐器分给他们,让他们反复练习所在声部的节奏,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的打击乐器,用自己的乐器演奏。在与大家合奏时,要听听自己的节奏是否正确,自己所在的一拍是否与别人所在的一拍相吻合,自己的情绪、力度是否与别的同学大致相同... 这样学生在用手击拍、划拍的基础上逐渐丢掉“拐棍”,不靠音响、形体动作的帮助,而凭心智及内心的感觉去准确地掌握节拍、节奏。不知不觉地,同学们的合奏渐渐体现出配合默契、和谐动听,课堂气氛处于极端活跃、愉快之中,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种合奏训练,在学生的心理上渐渐建立起一种无形的“音乐向心力”,稳定了内心节奏感,为今后的合唱、合奏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内心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训练、培养与积累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培养、训练,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形式的节奏训练。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只要我们重视对学生内心节奏感的培养,把节奏教学有序的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帮助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表现的水平,我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很快地从忙乱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音乐节奏表现的主人,

从容而又准确、流畅、生动地把握、表现好节奏,直至完美地艺术地表现音乐。

课题学期计划(2)

音乐课题学期计划(部分)2010.10……(二)从听觉直感切入,让学生学会听音乐音乐是以听觉为基本感受途径的艺术,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应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从对听觉的直感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eiby3w27q0fvam2gyzr6h1tx45dea007k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