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 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9、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志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此外,还有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较差。
10、分消走泄:是温邪与痰湿相夹阻于三焦,三焦气机郁滞之证,治疗宜用开上、畅中、渗下之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祛除上中下三焦之病邪的治法。如温胆汤或杏仁、厚朴、茯苓等。
11、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12、夏暑发自阳明:暑热乃火热之气,燔炎酷烈,伤人极速,侵袭人体多径入阳明,一病即见壮热、烦渴、汗多、面赤、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的证候,即称夏暑发自阳明。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卫表热证为初起证候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冬两季,其发于冬季的又称为冬温。
14、春温:因温热病邪郁伏而发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候,临床常见高热、烦渴、甚则神昏,痉厥,斑疹等表现,多发于春季或冬春之交或春夏之际 15、暑温:感受暑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初起多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壮热,烦渴,汗多,面赤,脉洪大等表现,多发生于夏至与立秋之间。 —
16、暑厥:暑热病邪直犯心包,起病即见昏厥者,谓之暑厥
17、暑瘵:是夏季感受暑热而骤然咯血咳嗽,状似痨瘵故曰暑瘵 18、暑风:又名暑痫,因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出现痉厥抽搐者
19、湿温:感受湿温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初起以湿热阻遏卫气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缠绵,恶寒少汗,头重肢困,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湿象偏重,热象不显的表现。
20、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以发病急,病情重,病势缠绵为特征。
21、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致以咽喉红肿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冬春季节
22、上燥治气:为秋燥病初期的治疗大法。秋燥初起必先犯肺,治宜清宣肺燥,以肺主气而居上焦,治肺即是治气,故曰“上燥治气”
23、中燥增液:为秋燥中期的治疗大法 。秋燥中期病多在中焦胃,此时燥热之邪损伤胃肠津液,治宜甘寒濡润之品,以滋养胃津,故曰“中燥増液” )
24、下燥治血:为秋燥末期的治疗大法。时燥热之邪多损伤下焦肝肾之阴,治用甘寒,咸寒之品滋补肝肾之阴,即补益精血
25、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下传于胃而直接传至于厥阴心包的过程称为逆传。温病的传变形式之一。
26、逆传心包: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的,一般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从外解可顺传阳明气分,若因失治,误治或因心气素虚,或病邪过烈,致邪热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者,称逆传心包。
27、冒暑:即夏日感冒,本病由暑兼湿邪或挟寒邪引发,肺卫见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病情较轻,邪势轻浅,病程较短,极少发生传变,预后良好。
28、暑秽: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称为暑秽。俗称“发痧”实暑中暑一类的病证。
29、暑湿:是感受暑湿病邪引起,以暑热见症突出,兼具湿邪郁阻证候为特点的一种外感热病。多发于夏季或夏秋之交。
30、中暑:系夏季常见暑病,由卒中暑热或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以陡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烦躁神昏为主要表现。
31、轻法频下:一种攻下之法,因湿热积滞,胶粘滞着肠道,非一次重剂猛攻即能使病邪排尽,故须轻剂连续攻下,因势利导,方如枳实导滞汤 !
1、温病四大家代表作及学术贡献 医家 代表著作 学术成就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叶天士 《温热论》 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倡导三焦辨证 吴鞠通 《温病条辨》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创湿热病专论 薛生白 《温热病篇》 $ 丰富温病理论及论治 王孟英 《温热经纬》 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统总结温病学理论体系 2温热性温病与湿热性温病鉴别 温热性温病 湿热性温病 | 温热性质 湿热性质 病邪性质 初起病位 多为肺卫,或气分、营分 多为脾胃或肌肤 $ 起病特点 较急,热象较著 较缓,热象不显 传变 较快 较慢但化燥化火后传变较快 病程 较短 缠绵难愈,病程长 : 转归 易伤阳气,化燥后也伤津液 易伤阴津 病种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 暑湿、湿温、伏暑 3、暑热病邪、风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暑湿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等致病特点各是什么
1)风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②易化燥伤阴 ③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④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
3)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③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变以肺为主 ②易致津液干燥 ③易从火化
5)暑湿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初期先犯肺卫,多夹寒邪 ②困阻脾胃,弥漫三焦 ③耗损元气,伤津阻气
6)温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②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③易耗伤阴液 7)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①攻窜流走②蕴结壅滞
4、湿热病邪病位在脾胃的原因:①致病途径,口鼻而入,直趋中道 ②五行特性,湿与脾胃五行同属于土 ③脏腑特性,脾喜燥而恶湿
5、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的原因:燥为秋令主气,肺属燥金,同气相从,燥热病邪易先侵犯肺经,使肺失宣降。病程中燥热化火易伤肺阴。 6、风温邪袭肺卫证如何选用银翘散和桑菊饮
风温初起邪袭肺卫而偏于表热较重,以发热微恶寒、咽痛为主症者,宜用银翘散;偏于肺失宣降,表证较轻,以咳嗽为主症者,宜用桑菊饮。 ¥
7、银翘散和桑菊饮临床应用有何异同 银翘散与桑菊饮均为辛凉解表方剂,适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证,但两者清解之力有轻重区别。银翘散中荆芥、豆豉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大队辛凉药物中,其解表之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且银花、连翘用量大,并配竹叶,清热作用较强;桑菊饮多为辛凉之品,力较平和,其解表之力较逊于银翘散,为“辛凉轻剂”,方中杏仁肃降肺气,止咳作用较银翘散为优。所以风温初起邪袭肺卫而偏于表热较重,以发热微恶寒、咽痛为主症者,宜用银翘散;偏于肺失宣降,表证较轻,以咳嗽为主症者,宜用桑菊饮。 8、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如何鉴别
湿邪郁表,表湿明显者——藿朴夏苓汤;湿中蕴热,里湿较甚者——三仁汤
藿朴夏苓汤因有豆豉、藿香疏表透卫,故用于湿邪偏于卫表而化热尚不明显者为宜;三仁汤因有竹叶、滑石能泄湿中之热,故用于湿渐化热,表证不显者为宜。 9、温病“三宝”的鉴别和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比较:三方均为传统治疗温病神昏之急救要药,皆有清热解毒,开窍止痉之功。属“凉开”之剂,治疗温热病窍闭神昏之危证,有温病“三宝”之称,但功效各有偏重。
安宫牛黄丸:性最凉,长于清热解毒,优于清热,多用于高热昏迷证。紫雪丹:凉性次之,长于息风止痉,泄热通便,优于止痉,多用于高热惊厥证。至宝丹:凉性又次之,长于芳香辟秽,开窍醒神,优于开窍,多用于窍闭谵语证。 #
10、热入心包与湿热酿痰蒙闭心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和代表方有何区别 区别点 热入心包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上焦肺卫证误治、失治,或素体心阴不足,气分湿热留恋不解,酿蒸浊痰蒙蔽病因 心气素亏,或感邪过重,邪气猖獗,深陷心包 内传,径入心包所致 — 湿热酿蒸成痰,痰浊蒙蔽心包络 病机 营分失治,邪毒内陷,闭阻心包 营热炽盛症:身灼热夜甚、舌红绛 湿热症:身热不退,苔浊腻,脉濡滑数 临床表营阴损伤伤症:舌红绛干,脉细数 : 闭阻心包症: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 现 蒙包症:神识昏蒙,表情淡漠,时舌蹇肢厥 清时寐 治法 清心凉营(养阴),豁痰开窍 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代表方 清宫汤+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11、吴鞠通在《伤寒论》三大承气汤基础上创立的“五大承气汤”的证型、临床表现和主要治法是什么 、 证型 临床表现 主要治法 五大承气汤 腑实兼肺热身热便秘,咳嗽 降气涤痰法(宣肺化痰,泄热宣白承气汤 痰涎壅盛 攻下) [ 腑实而兼小身热便秘,小便短赤 导赤与通腑并举(“二肠合治”导赤承气汤 肠热盛 法 攻下热结,清泄火腑)
大便秘结,口燥咽干,倦怠少气,苔焦脉弱 ) 腑实而阴液腑中气血合治法(攻下燥结,增液承气汤 身热便秘,口干咽燥,舌亏虚 滋阴增液) 苔焦躁 12、热盛动风与阴虚动风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和代表方有何区别 热盛动风证 阴虚动风证 · 病机 热邪炽盛,灼伤肝阴,引动肝风 肾精肝血耗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气热症组:高热,烦闷躁扰,舌红苔黄,肝肾阴虚症组:低热,形消神倦,舌临床脉数 干绛,脉虚细无力。 表现 实风症组: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虚风内动症组:手足蠕动,甚或瘛从。 目上视脉弦 。 治法 清热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 羚角钩藤汤 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 清凉疏透邪热——桑叶 菊花(上) 滋养肝血肾阴药组——加减复脉汤 代表清热止痉,凉肝息风——羚羊角 钩藤 潜阳息风药组——生牡蛎 生鳖甲 生方 清热化痰通络——竹茹 川贝 龟板 养阴增液舒筋——生地 芍药 甘草 宁神定志——伏神 13、什么是大头瘟、烂喉痧临床上其诊断要点分别是什么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诊断要点是: (1).发病季节:多发生于冬春二季。
(2).初起特点:起病急,初起可见憎寒壮热的肺卫表热证。 (3).局部表现:发热、头面焮赤肿痛。 (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多发于冬春两季。诊断要点是: (1).明显的季节性:冬春两季
(2).一定的传染性:多与烂喉痧病人接触史。
(3).特殊的表现: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点。
(4).病程中的变证:可因热毒深入而见气营(血)两燔及内闭外脱等危重证。 14、温病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辨证要点及其病理是什么 | 证 病理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卫 邪郁卫表,肺气失宣 宣泄肺卫,辛凉透表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 气 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清气逐邪,泄热保津 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清营泻热佐以辛凉配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营 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以养阴生津之品 < 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血 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清热凉血,化瘀散血 道出血,舌质深绛 15、温病辛凉三剂是什么 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 16、叶天士提出的分消走泄其涵义是什么
分消走泄是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上中下三焦的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所谓“分消”即叶天士所说“分消上下之势”是指用升上,宣中,渗下之药物,从上中下三部消散痰饮水湿之邪。所谓“走泄”是指宣通气机之淤滞而泄化痰湿。 17、口渴不欲饮病机
牛黄承气汤 ; 新加黄龙汤 腑实而兼邪热内闭心包 腑实而气阴两亏 身热便秘,神昏舌謇 开闭通下法(攻下热结,清心开窍) 邪正合治法(攻下燥结,补益气阴)
湿热病气分阶段(口渴不欲饮)湿热阻滞气机,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温病营分阶段(口干不甚渴饮)营阴耗伤,邪热蒸腾营气上潮于口;温病血分阶段(口渴漱水不欲咽)津液不足与有行瘀滞并存。 ¥
18、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増液,下燥治血”
上燥治气,中燥増液,下燥治血,是秋燥初、中、末期的治疗大法。所谓上燥治气是指肺,秋燥初起,燥热之邪首犯上焦肺,肺主气,治用辛凉甘润,清肺润燥,方如清燥就肺汤。中燥増液,秋燥中期,燥热之邪损伤胃肠津液,治用甘寒濡润之品。方如増液汤。下燥治血;秋燥后期,燥热之邪多损伤下焦肝肾之阴,治用甘寒,咸寒之品滋补肝肾之阴,即补益精血。方如三甲复脉汤。 19、、白虎汤“四禁”是什么湿温“三禁”是什么临床如何理解 白虎四禁:“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若脉浮为病在表;脉弦为病在少阳;脉细为阴虚;脉沉为热结肠腑或阳气虚弱;不渴为津液未伤;汗不出为表气郁闭或无作汗之源。这些情况均非白虎汤适应证,故均“不可与也”,体现了“有是证便用是药”的辨证思想。 湿温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是指禁辛温竣汗、禁苦寒攻下、禁滋腻养阴三种治法(禁汗、禁下、禁润)。是针对湿温初起的治疗提出的治法禁忌。如误予麻桂等辛温峻汗,则致湿热蒸腾而上蒙清窍,出现神昏、耳聋等清窍被湿邪壅塞之见症;过早应用苦寒攻下,则损伤脾胃之阳气而致脾气下陷,出现洞泄难止;若将湿温病中出现午后热盛误认为是阴虚发热而予滋阴养液,恐滋腻之品碍脾滞气,则易使湿邪滞着不化,病情迁延难愈。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证情变化,如湿热化燥,内结阳明或湿热夹滞者,则不可不下;而阴液已伤者,则滋阴养液之品又当必用。近年来,有人在临床实践中对肠伤寒初起,表现为湿热阻遏卫气证,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早投大黄苦寒攻下,从临床观察发现,对防治减少该病的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对湿温初起治法“三禁”应正确理解,不可拘泥于“三禁”之说。 20、、暑温、春温、秋燥、湿温、暑湿等病的辨证治疗原则是什么
暑温:治则:清暑泄热,顾护津气。治疗大法:“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春温:总则:清泄里热,顾护阴精。基本大法:清热、透邪、养阴。 秋燥:清热润燥并重“始用辛凉,继用甘凉,间用苦寒”、“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湿温:总则:分解湿热,湿去热孤。“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暑湿:治疗原则:清暑化湿。基本法则:清暑热,化湿邪,调气机,和脾胃。 21、怎样理解治暑“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概括指出暑温邪在气分,见阳明热盛者,治宜辛寒清气泄热涤暑,方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即所谓“首用辛凉”若阳明之邪不解,进一步耗伤人体津液,而见暑热伤津者,治宜甘寒之剂以清热生津,方取王氏清暑益气汤等,即所谓“继用甘寒”若暑热虽去而津气欲脱,治宜甘酸化阴敛津固脱,方如生脉散;若暑热久羁,伤及肾者,又当以泄热合酸甘敛津,方如连梅汤,即所谓“再用酸泄酸敛” 22、试比较黄连阿胶汤证与连梅汤证之异同
黄连阿胶汤证与连梅汤证均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部位同在心肾,但二者主症不同,故治法亦异。黄连阿胶汤证之主症为心烦不得卧,即以失眠为主,此因本证失旺阴伤,邪热扰心所致,故黄连,黄芩同用,以加强泄火之力;而连梅汤证之主症为消渴不已,其邪热较之上方证弱而阴伤显著之故,因此,生地、麦冬、乌梅与黄连同用,侧重酸苦泄热,酸甘化阴而生津止渴。
23、怎样认识叶天士所云“逆传心包”的观点,其发生的机理是什么
温病的传变有顺传,逆传两种趋势,虽条文仅提出“逆传心包”但逆传是针对顺传而言,如王孟英所说“然则温病之顺传,叶天士虽未点出,而细译以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苟无其顺,何以为逆”可见温病首犯肺卫,治疗及时每可从外解,否则可由肺卫顺传阳明气分,或逆传心包,或内陷营分
其发生是由于:患者心气素虚或心阴不足,或挟由痰热,再加之感邪过甚,最易发生逆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