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互联网语境下新闻求真的路障及解决措施
作者:王东升
来源:《商情》2024年第37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所看到的新闻发布到网络平台上,甚至一些新闻都可能会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讨论。但是,互联网平台一些新闻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可是网民们不会去判断新闻事件是否真实,他们只顾着抒发自己的言论,而这些言论就可能引发网络暴力。所以,网络暴力是互联网发展的畸形产物,它是网络舆论失范、无序的表现。因此在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求真过程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减少网络暴力和虚假新闻的出现。
【关键词】互联网语境;新闻求真;问题及措施
新闻求真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新闻求真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路障,如:网络暴力、虚假新闻,这些成为阻挡新闻求真的障碍。分析其路障和解决措施为以后互联网语境下新闻求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一、网络暴力的现状及危害
网络暴力的出现是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不健全的体现,演变成社会的暴力后,从法律监督来讲,就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以暴制暴的作为如果任由发展,势必对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造成阻碍,甚至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导向,所以网络暴力行为必然是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不管是“虐猫”“虐狗”事件还是“继母虐待孩子”事件,所有这些事件被爆出后,网友们都是一边对施虐者谩骂、攻击,一边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等隐私公布于网络中。因此,谩骂、语言攻击和“人肉搜索”成为网络暴力最显著的特征。
互联网語境下媒体人只顾追求新闻的速度,却忽略了质量。为了吸引网友眼球,不顾道德底线,随意捏造花边新闻的现象,可以说是见怪不怪。最明显的当属娱乐新闻。一些网站为了点击量捏造明星之间的绯闻,目的就是引起粉丝双方的“口水战”。明星本人成为无辜受害者,却深陷“口水战”漩涡。虽然大众有话语权,可以自由发布消息,发布评论,但不等于可以随意捏造,权利是以义务为前提的,散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因此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端正权利和义务的天平,正确使用话语权。